初中的孩子上学不认真怎么办
一、分析原因
- 缺乏兴趣:初中孩子上学不认真可能是对学习没有兴趣,缺乏学习积极性。初中孩子正处在个性形成阶段,如果家庭教育以及学校环境都缺乏积极正面的影响,孩子可能难以对学习产生兴趣。
- 自制力差:初中生的自制力差,是初中生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的主要原因。不论对所学习的东西是否感兴趣,都难以控制自己集中注意力去进行学习。
- 学习压力过大:当孩子功课差,在学校的排名靠后时,父母一般都会给孩子很大压力。父母的训斥、过多的目标制定以及对课余时间的严格把控,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难以集中注意力,甚至极度缺乏安全感,导致上学不认真。
- 环境影响:周围的学习氛围不佳可能影响孩子的学习认真程度,例如身边同学都不重视学习,孩子可能会跟风。相反,良好的环境如安静的图书馆氛围则有助于学习。
二、解决方法
(一)家庭方面
1. 家长的引导与示范
- 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 营造家庭书香环境,例如家长可以经常带孩子一起买书,让孩子参与选择,孩子会比较重视自己选的书。家长还可以在吃饭的时候和孩子交流见闻、讨论问题,之后让孩子自己查找资料判断对错,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从而提升学习兴趣。
- 家长要做好榜样,自己热爱学习,在学习气氛浓厚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比如家长可以陪读一段,多关心孩子的学习,了解孩子的作业情况,并及时帮助改正错误。
- 给予孩子肯定与鼓励:初中的孩子各方面的表现欲很强,希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当孩子在学习上有小进步时,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解决上学不认真的问题。
- 恩威并用与包容理解:
- 对于任性的孩子可以恩威并用。比如孩子哭闹时,家长可悄悄观察,不予理睬,等孩子冷静后再教育;也可以把孩子带到安静的地方让其自我冷静,让孩子承担相应的后果。同时,父母的包容可以缓解孩子更多的坏情绪,当孩子出现不听话或者叛逆的行为时,父母要理解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特点,包容孩子的失控,并且通过沟通,引导孩子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正确的处理方式。
- 试着跟孩子谈心了解想法,接受孩子在这个年龄自我掌控的需要,因为孩子有时是想通过一些行为得到家长的关注。
- 帮助孩子制定计划:随着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的发展,家长可以制定计划,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例如,如果孩子在20分钟内完成任务,家长可以给予适当奖励,如缩短孩子在规定范围内完成任务的时间等。
2.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 培养认真的习惯:性格外向的孩子更容易马虎大意,家长在性格上要多加培养,引导他们养成认真、谨慎的学习和处事习惯。例如在做作业时,告诉孩子要仔细看题目,认真想问题,经常督促孩子“审题三遍,做完检查”,养成认真审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二)学校方面
1. 教师的关注与沟通
- 有效沟通与倾听:教师要保持与学生有效的沟通和倾听,通过真诚的对话,发掘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支持和指导。
2. 提升课堂吸引力
- 多样化教学手段:教师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项目式学习等,提升课堂吸引力,让学生更专注于学习内容。
3. 帮助树立学习目标
- 目标设定与计划制定:教师鼓励学生设定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标,并制定详细的实现计划。在目标的设定上,应当考虑学生的兴趣与特长,让他们能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更好地发挥和努力,从而提升学习的自我驱动力。
本篇文章所含信息均从网络公开资源搜集整理,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尽管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力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但无法对所有内容的时效性、真实性及全面性做出绝对保证。读者在阅读和使用这些信息时,应自行评估其适用性,并承担可能由此产生的风险。本网站/作者不对因信息使用不当或误解而造成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