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做个长不胖的吃货 女性必须知道的那点事

要想做个长不胖的吃货 女性必须知道的那点事

一、日常饮食选择

  • 主食方面
    • 紫米是不错的选择,它低糖高纤,营养元素丰富,部分营养成分是大米的十几倍,1匙紫米中的花青素比1匙蓝莓还多,但糖分含量低很多。不过清洗紫米时需注意,不要用力搓洗,用滤网淘洗,水温不宜过高,浸泡水可留下一起蒸煮,挑选时看横截面,正常的紫米外紫内白。
    • 燕麦片也是很好的主食,每百克燕麦中的膳食纤维含量6克左右,比大米的0.6克高很多,食用后饱腹感强,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营养元素。但要注意选择配料表干净的燕麦片,避免含有白砂糖、奶精、麦芽糊精等添加剂的产品。
  • 蛋白质来源
    • 牛肉是优质蛋白质来源,其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要基本一致,更利于蛋白质的新陈代谢和合成。每百克牛肉中含有20克的蛋白质,女性常吃可补益血气、增强身体素质。可以选择清淡的牛肉丸子等做法,避免酱牛肉、卤味牛肉等油脂较多的做法,同时要注意选择纯正的牛肉丸,避免复合牛肉丸。
    • 藜麦是全谷全营养完全蛋白谷物,蛋白质含量高达22%,且是优质蛋白,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食用后饱腹感强,碳水化合物释放能量缓慢。吃法多样,如煮饭煮粥时加入藜麦,或者做藜麦炒饭等。选择藜麦时,可挑选颗粒饱满、大小均匀,浸泡后发芽多、浸泡水清澈无杂质、煮熟后Q弹清香的,三色藜麦在口感和营养上更均衡。
  • 饮品选择
    • 黑咖啡是个好选择,对于管理体重有一定帮助。

二、特殊时期(月经期间)

  • 要实现减脂不增肥,需要特殊饮食策略。首先要控制总能量摄入,虽然月经期间可能渴望高热量食物,但建议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与平时保持一致,避免过度进食。
  • 增加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鱼、豆类、蛋类等高蛋白食物,蛋白质可帮助保持饱腹感,减少食欲。
  • 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选择低GI值的食物,像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因为过多碳水化合物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
  • 控制脂肪摄入,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例如橄榄油、坚果、鱼类等。
  • 多吃蔬菜和水果,其富含纤维和维生素,有助于控制食欲和保持饱腹感,每天摄入多种颜色的蔬菜和水果为佳。
  • 保持饮食均衡,月经期间身体需要更多营养支持生理变化,要摄入足够的营养素。
  • 合理安排饮食时间,定时定量进食,避免过度饥饿或过度饱腹。

三、不同身体状况下的饮食

  • 缺铁缺锌时:女性在月经来临前13天内,可能体内锌含量低,可适当吃含锌高的食物,如贝类、肉类、腰果、粗杂粮。中国人缺铁和锌相对西方人严重,与吃海产品、瘦肉较少有关。
  • 情绪低沉时:可以吃一点让自己舒服的食物,但要适量。推荐“好心情”餐食,如莲子百合糙米粥、胡萝卜冬笋炒豆腐干、焯拌芝麻菠菜虾仁碎等。避免过饱、吃太油腻、坚硬、冰冻食物以及甜食,因为过饱和油腻食物会增加压力,坚硬冰冻食物会给消化系统造成负担,甜食只能暂时改善心情但会使体力和情绪下降。
  • 贫血时:多数女性贫血由血液损失和营养不良造成(除遗传、药物和其他病理因素外),出现缺铁性贫血要先明确原因消除根源(如失血、消化吸收不良、过度节食等),可吃“补血”食品,如每天1 - 2两红色的动物内脏或红色的肉类,补充蛋白质、铁和其他造血所需的B族维生素和锌等营养素,同时每餐后补充100 - 300毫克维生素C,食用足够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 拉肚子时:腹泻时若能喝下液体,先从清淡流食开始,如浓稠的米汤、小米粥、去掉面疙瘩的咸味面汤等,补充水和钠。肚子不太疼、腹泻次数减少时,吃“低脂肪、少渣流食或半流食”,如大米粥、山药莲子糊、藕粉等。

四、其他注意事项

  • 选择低热量、高膳食纤维的水果,除榴莲和香蕉等热量较高水果外,苹果、橘子等大部分水果可选择。吃水果时要适当减少主食和肉类等正餐食物的量,但不能完全替代正餐,且每天吃的水果量控制在半斤以内,以免果糖摄入过多而长胖。
  • 想要缓解饭后慵懒的状态,可以适当减少淀粉类主食总量;不吃甜食,把精白细软的主食部分换成粗粮、豆类和薯类;吃主食时配合大量蔬菜,特别是纤维含量偏高的绿叶菜和豆类蔬菜;有条件的话把一餐中的食物分成两次吃,减少正餐食量,两餐之间吃点加餐。
  • 减肥期间的女性要节制饮食,避免油腻食物和过多甜食,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进食后适当多喝白开水,同时坚持运动,如练瑜伽、跳广场舞等有氧运动,注意休息,不要熬夜。
  • 像冻豆腐、竹笋、绿豆芽、木瓜等食物也适合减肥期间的女性食用。冻豆腐能破坏人体脂肪利于脂肪排泄;竹笋低脂肪、低糖、多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绿豆芽能清除血管壁胆固醇和脂肪堆积;木瓜中的木瓜蛋白酶可分解脂肪。
本篇文章所含信息均从网络公开资源搜集整理,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尽管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力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但无法对所有内容的时效性、真实性及全面性做出绝对保证。读者在阅读和使用这些信息时,应自行评估其适用性,并承担可能由此产生的风险。本网站/作者不对因信息使用不当或误解而造成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