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孩子就是学不进去怎么办

一、家庭引导方面
(一)避免溺爱
不要过度溺爱孩子。在很多家庭中存在这样的现象:爷爷奶奶心疼孙子,不舍得孩子做大量作业,甚至一点批评的话语都不舍得说,也不许别人说。这样长久下去,孩子会认为作业可有可无,因为即使不做也有家长帮忙解决。所以家长不能溺爱,要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让孩子知道不完成作业会受到老师批评等严重后果。
(二)引导自我激励
- 设定目标
- 孩子的自我鼓励能帮助其充满学习动力,家长要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激励。家长可以把握合适的时机,暗示孩子他是最棒的,告诉孩子只要动手去做,就能做得比任何人都好。并且引导孩子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以及完成目标所需的时间。当孩子完成目标时,家长要赞美孩子,还可以给予一些实质性奖励。
- 积极暗示
- 帮助孩子树立自我激励的目标,让孩子常常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如“我一定能成功”。如果孩子因为害怕学习失败而恐惧,家长要告诉孩子采取何种行动来消除这种情绪。
(三)发现学习动力
- 为理想学习
- 对于小学孩子,父母用自己的经历和经验说服孩子好好学习往往效果不佳,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有自己的思维。家长应该告诉孩子要为自己的理想而学习。
- 联系生活实际
-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将学习的新知识联系到生活中,让孩子明白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从而增强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数学的加减法时,可以联系到购物找零等生活场景,让孩子知道学习知识是有用的,进而激发学习动力。
(四)调整学习时间
学习时间不宜太长,因为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如果学习时间过长,孩子容易产生疲惫和厌烦情绪,效率也会降低。
二、学习体验方面
(一)体验成功快乐
- 分层作业
- 孩子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一个总是失败的孩子很难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就难以保持学习动力。在帮助孩子完成作业时,家长可以先让孩子做一些相对简单的习题,让孩子轻松完成后再逐渐增加作业难度。如果孩子学习不好,家长不要简单归咎于孩子智力问题,而要从学习态度、注意力等方面找原因,并且千万不要说孩子笨,以免孩子自暴自弃。
- 正面评价
- 当孩子取得一点成绩时,家长要表现得比孩子还要兴奋、高兴和快乐,孩子就会记住这种情感,并且会为了再次获得表扬而继续努力。
(二)改变学习观念
- 快乐学习观念
- 要告诉孩子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快乐的、有趣的。虽然仅从概念上理解不够,但家长要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这种快乐才会自然感染到孩子,就像喜欢喝白酒的人一见到白酒就流口水,不喜欢的人尝一口就痛苦,人的感觉是可以塑造的。
- 克服畏难情绪
- 不要让孩子无视学习中的困难,要引导孩子去克服困难,每克服一个困难就是一次成长和进步,也能让孩子在学习上更有信心。
三、习惯培养方面
(一)专注能力
提高孩子的专注能力,有不少孩子想学但是学不进去,主要是因为他们注意力不强,只有提高专注能力,才能够更集中精神、更持久地学下去。
(二)学习习惯
- 家长指导
- 孩子年纪小,意志力不强,不懂得思考,这就需要家长的指导和帮忙。家长要有耐心,慢慢调整孩子的不良行为,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一旦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一生受用。
- 日常养成
- 例如每天规定固定的学习时间,学习时保持安静的环境,学习前整理好学习用品等,这些小的习惯有助于孩子提高学习效率。
本篇文章所含信息均从网络公开资源搜集整理,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尽管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力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但无法对所有内容的时效性、真实性及全面性做出绝对保证。读者在阅读和使用这些信息时,应自行评估其适用性,并承担可能由此产生的风险。本网站/作者不对因信息使用不当或误解而造成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