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孩子不想上学在家玩手机怎么办

高一孩子不想上学在家玩手机怎么办

一、家长自身方面

(一)控制自身情绪

家长要改变认知思维,控制自己焦虑的情绪。孩子发展到不想上学在家玩手机的状况,很大程度是因为之前的放任,很多成年人面对手机都难以自控,孩子更是如此。所以家长要避免跟孩子讲过多大道理,或者采取没收手机这样简单粗暴的方法。

(二)以身作则

  1. 减少自身手机使用:孩子在家时,家长要控制自己不看手机、不看电视。很多家长训斥孩子贪玩不学习,但自己一转脸就拿起手机放不下。当孩子学习时,家长哪怕拿本书装装样子也好,给孩子创造一种学习的家庭氛围,否则孩子会心理失衡。家长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引导孩子变好。
  2. 树立榜样作用:例如在规律作息、热爱学习等方面为孩子树立榜样,用自身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习惯影响孩子,让孩子明白除了手机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可做。

二、了解孩子情况

(一)与孩子沟通

  1. 探究不想上学原因:和孩子深入聊天,了解孩子是不是在学校遇到了困难,例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问题。玩手机也许只是孩子逃避现实世界的一个方法,孩子未必真的不想上学,可能是学校有让孩子想要逃避的东西,所以才借沉迷手机来回避。
  2. 明确手机对孩子意义:询问孩子为什么喜欢玩手机,是因为游戏、社交软件还是其他内容,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二)与老师联系

父母要和老师多接触,了解高一学生在校内的情况。家长切勿把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态外露,令孩子压力增加,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情绪。因为成绩方面给孩子过大压力可能导致孩子厌学不想上学,而了解孩子在校的真实情况有助于找到解决办法。

三、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一)玩手机的界限

  1. 建立规则:如果孩子是单纯沉迷手机而不上学,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玩手机的界限。刚开始按照约定执行界限时,孩子可能会闹,家长的态度一定要坚定,让孩子意识到威胁没有用。在孩子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后,可以允许孩子短暂玩手机放松,但不能接触太久,否则容易重蹈覆辙。
  2. 监督执行:家长要对孩子玩手机的情况进行适当监督,确保规则得到执行,不要放任孩子自己调整,最多给孩子几天时间看看他的调整情况,如果还是每天拿着手机,就要进行引导。

(二)学习、运动和作息规则

  1. 引导正常作息:因为沉迷手机网络,孩子的生活作息可能被打乱,依靠孩子自己重新建立健康作息比较困难,家长要帮助孩子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这有助于孩子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2. 规划学习目标:有的孩子对学习比较迷茫,家长可以为孩子量身定制一份短期计划与长期计划,还可以实行奖惩制度,明确孩子的任务,每一次执行完他们会有一种成就感,更能激发学习的乐趣。同时引导孩子学习、运动、手机、作息等的规则意识,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成作业的前提下有边界玩手机。

四、提升孩子学习兴趣

(一)强调学习意义

在聊天过程中告诉孩子,学习是不断探索自我的过程,通过学习才能了解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还能学到知识和技能,为今后提供更多做感兴趣事情的选择权。

(二)结合特长培养

将孩子的特长与学习结合起来,很多有特长的孩子学习成绩也不错。由于有特长、有兴趣爱好,这些孩子会经常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表扬和鼓励,他们的兴趣劲头也会潜移默化地移到学习上来,从而相得益彰。

五、丰富孩子的生活

(一)填充孩子时间

  1. 家务劳动: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像扫地、擦桌子等,既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又能减少孩子玩手机的时间。
  2. 户外活动:家长多带孩子出去玩,例如散步、打球等,或者带孩子去旅游,让孩子接触大自然,开阔视野。
  3. 兴趣班:给孩子报兴趣班,如绘画、音乐等,培养孩子的特长,转移孩子对手机的注意力。当孩子在写作业、学习或者进行其他有益活动的时候,就不会总想着玩手机了,因为很多时候玩手机是为了打发时间。

(二)建立良好家庭氛围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参加家庭活动,例如做饭、看电影、玩游戏(非手机游戏)等,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减少孩子对手机的依赖。

本篇文章所含信息均从网络公开资源搜集整理,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尽管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力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但无法对所有内容的时效性、真实性及全面性做出绝对保证。读者在阅读和使用这些信息时,应自行评估其适用性,并承担可能由此产生的风险。本网站/作者不对因信息使用不当或误解而造成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