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上学该怎么办

一、与孩子沟通方面
(一)深入交流
当孩子出现不想上学的情况时,家长要及时与孩子深入交流,坐下来好好沟通,询问孩子的内心感受和诉求,对孩子做的对的事情给予支持和鼓励,并且不要批评打骂孩子,也不要拿孩子与他人比较,孩子有进步时要及时鼓励。
(二)接纳情绪
孩子表达不想上学时,往往对学校有不愉快感受,此时父母应与孩子共情,接纳孩子情绪。比如妈妈可以说“你不喜欢去上学,那里让你感到不快乐,是吗?妈妈很理解你!”待孩子情绪平复后,耐心倾听孩子不愿上学的原因。
(三)鼓励孩子表达
要让孩子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家长需耐心倾听,建立信任关系,让孩子愿意分享在学校遇到的事情,无论是学习上的困扰,还是与同学、老师相处的问题等。
二、对待孩子问题的态度方面
(一)认真对待
如果孩子提出不想上学,家长要认真对待,不能简单粗暴地训斥或打骂孩子,因为这样不仅无法消除孩子不想上学的想法,反而会让孩子更加抗拒上学,最佳做法是与孩子平心静气地聊一聊,询问原因,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二)控制情绪
孩子不想上学,家长可能会生气,但要控制好情绪,因为打骂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会让孩子更逆反,而是应该好好和孩子谈谈,了解孩子不去学校的原因以及是否有条件或要求。
三、减轻孩子压力方面
(一)调整期望
家长往往期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若给孩子太多压力,孩子容易不想学习。所以家长要减轻孩子的压力,帮助孩子重拾学习兴趣,毕竟接受义务教育对孩子很重要,不能让孩子因压力辍学。
(二)避免过度批评指责
很多孩子不想上学是因为学习跟不上而经常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负面评价,从而“破罐子破摔”甚至逃学。老师和家长应避免过度批评指责,多鼓励表扬孩子的“闪光点”,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四、其他方面
(一)一马当先
父母要规范自己的行为,给孩子树立榜样。如果父母只要求孩子学习,自己却贪玩,孩子会觉得不公平。父母可以告诉孩子自己也是经历学校的训练才进入社会的,引导孩子把精力放在学习上。
(二)寻求外部支持
1. 与老师沟通
家长要到学校跟班主任老师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一方面说明孩子不想上学的想法和原因,另一方面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核实孩子说法。如果孩子说法属实,请班主任共同开导孩子。例如孩子因被任课老师批评不想上学,班主任可联系任课老师改进;孩子与同学有矛盾,班主任可帮忙化解;孩子成绩差,家长可和班主任探讨提高成绩的方法,最后班主任再跟孩子沟通,让孩子回校。
2. 寻找支持系统
- 家庭支持:家庭成员给予孩子关爱和支持,让孩子感受家庭温暖。
- 同伴支持:鼓励孩子与同学建立友谊,互相支持帮助。
- 社会支持:如心理咨询师、教育机构等提供专业心理疏导和辅导。
(三)帮助孩子解决具体问题
1. 学习方面
如果孩子不会学习,学得苦累烦,没有良好学习习惯和入门方法,难以集中注意力和联系新旧知识,面对繁重课业容易厌学。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调整学习方法等提高学习效率和兴趣。
2. 性格方面
如果孩子性格内向不敢与同学交流,家长要多多鼓励孩子勇敢表达自我,主动和同学说话,这有助于孩子适应学校生活,减少不想上学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