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写作业只想玩怎么办

一、分析孩子不想写作业只想玩的原因
- 缺乏陪伴方面:孩子大多缺乏自觉性,如果总是让孩子独自在家,很难期望孩子自觉写作业。例如,有些家长总是忙碌于自己的事情,对孩子的关注较少,孩子就容易在写作业时产生懈怠心理,更倾向于玩耍。
- 作业难度方面:每个孩子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有些孩子可能在课堂上没有完全掌握知识点,导致作业完成有困难,从而不想写作业。比如,数学中的一些复杂运算或者语文中的阅读理解等较难内容,会让孩子产生畏难情绪而想去玩。
- 环境影响方面:如果周围环境不利于孩子学习,像家中有电视、电脑、玩具等容易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东西,会使孩子难以专注于作业,更想玩耍。
- 学习时长方面:学习时间过长会影响学习效率,还会挤压孩子休息和娱乐的时间,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进而不爱写作业,只想玩。
- 缺乏学习兴趣方面:如果孩子对学习本身缺乏兴趣,那么写作业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自然更愿意去玩。比如有些孩子觉得课堂知识无趣,作业形式单调,就不想写作业。
二、解决孩子不想写作业只想玩的办法
(一)家长陪伴与引导
- 陪伴孩子学习:
- 不一定要坐在书桌前紧盯着孩子写作业,但要让孩子在自己能看到的地方写作业。这样孩子能感受到家长的关注,也有助于他们集中注意力写作业。
-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孩子做什么,家长也做类似的学习任务,如孩子朗读家长也朗读,孩子背诵家长也背诵,孩子出现错误时家长及时发现并纠正。这能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且不觉得孤单。
- 辅导孩子作业:如果孩子是因为作业不会做而不想写,家长要及时介入,该提醒的提醒,该辅导的辅导,帮助孩子顺利完成作业。
- 引导孩子认识作业意义:在了解孩子不愿做作业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如果孩子在学校累了,回家后先让孩子休息、喝水、吃点零食放松后,再用征询的语气与孩子商量确定做作业的时间,并要求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若孩子觉得作业难,家长要了解难点并帮助克服;如果孩子觉得作业形式单调,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习知识本身并不都是有趣的。
(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 营造安静氛围:家长在孩子作业时间要停下所有娱乐活动,如看电视、玩游戏等,可以看书或者做家务。同时,孩子写作业的房间最好不要有电视、电脑、玩具等容易分散注意力的东西,为孩子创造一个舒适、安静、有利于集中精力的环境。
(三)调整学习计划与方式
- 缩短学习时间:适当缩短单次学习时间,避免孩子因为学习时间过长产生逆反心理,提高学习效率,让孩子有足够的休息和娱乐时间。
- 制定学习计划:
- 家长和孩子协商制定学习计划,让孩子自己订计划,家长在引导时不要过于主动,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计划目标不要订得过多,提高孩子的可执行度。家长是监督者,定期检查孩子完成目标的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当孩子完成某个阶段计划时,给予适当奖励,调动孩子的学习激情。
- 合理调整作业量,如果家长额外给孩子布置过多练习,可能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对于学校布置的作业,要跟孩子讲清楚必须完成,完成作业后就可以玩耍。对于平时不主动完成作业的孩子,要约定先完成作业再玩,避免作业拖延到晚上无法完成。
(四)培养孩子的学习动力与自信心
- 激发学习动力:
- 了解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将其与学习联系起来。不过要注意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可能会随着奖励次数增加而失去吸引力,所以家长要多观察孩子的兴趣点。例如孩子喜欢故事,可以把知识编成有趣的故事形式,吸引孩子学习。
- 利用“结果期待”激发孩子学习行为,让孩子相信通过特定的学习行为一定可以实现目标,从而激发他们实施的动力。比如告诉孩子认真完成作业就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或者得到老师的表扬等。
- 培养自信心:对于难度较小的作业,让孩子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较快完成并及时给予表扬或实质性奖励,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五)家长以身作则
- 孩子大多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家长要做好榜样。如果家长常常在孩子面前学习,孩子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避免出现不想写作业只想玩的情况。例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写作文,白天去公园玩后,一家人各写一篇小作文然后互相交换阅读,让孩子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的同时,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本篇文章所含信息均从网络公开资源搜集整理,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尽管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力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但无法对所有内容的时效性、真实性及全面性做出绝对保证。读者在阅读和使用这些信息时,应自行评估其适用性,并承担可能由此产生的风险。本网站/作者不对因信息使用不当或误解而造成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