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入侵检测系统

一、无线入侵检测系统概述
无线入侵检测系统(WIDS)是一种针对无线网络安全的检测系统。它依照一定的安全策略,对无线网络、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监视,尽可能发现各种攻击企图、攻击行为或者攻击结果,以保证无线网络系统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二、无线入侵检测系统的必要性
(一)来自无线局域网的安全威胁
- 欺骗
- 黑客通过欺骗(rogue)WAP得到关键数据。无线局域网用户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连接到被黑客控制的WAP,遭到黑客监听。由于无线设备低成本和易于配置,很多用户可在传统局域网架设无线基站(WAPs),一些用户安装的后门程序也造成安全隐患,这使得未配置入侵检测系统的组织机构考虑采用IDS解决方案。
- DDos拒绝服务攻击
- 基于802.11标准的网络可能遭到拒绝服务攻击(DoS)。无线通讯受物理因素影响会造成信号衰减,黑客可通过无线基站发起恶意DoS攻击,使系统重启,还能通过欺骗WAP发送非法请求干扰正常用户使用无线局域网。
- 其他威胁
- 存在一些如ever - increasingpace的威胁,可能导致大范围破坏,目前暂时没有很好的防御方法,但这也促使802.11标准不断发展完善。
三、无线入侵检测系统的架构
(一)集中式
- 通常用于连接单独的sensors(探测器),搜集数据并转发到存储和处理数据的中央系统中。
(二)分散式
- 通常包括多种设备来完成IDS的处理和报告功能,比较适合较小规模的无线局域网,因为它价格便宜和易于管理。但当需要过多的sensors时,数据处理sensors花费将增加,多线程的处理和报告的sensors管理比集中式花费更多时间。可通过在无线基站的位置上部署sensors来提高信号覆盖范围,检测到更多黑客行为。
四、无线入侵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 主要利用无线信号探测和分析技术,实时监测无线网络中的信号变化和设备状态。通过部署监测AP(Access Point)和无线入侵检测软件,监测AP侦听周围的无线信号(包括合法和非法信号),无线入侵检测软件对这些信号进行深度分析,识别出非法设备和入侵行为。
五、无线入侵检测系统的功能
- 实时监测
- 能够实时监测无线网络中的信号和设备状态,发现非法设备的接入和恶意攻击行为。
- 入侵识别
- 能够通过分析无线信号的特征和行为,识别出非法设备和入侵行为,包括非法AP、非法STA、非法网桥、非法Ad - hoc等。
- 告警提示
- 能够在发现非法设备和入侵行为时,及时发出告警提示,提醒管理员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 记录
- 能够记录所有的网络活动日志,包括信号采集、入侵识别、告警提示等,为后续的审计和分析提供依据。
六、无线入侵检测系统的应用
- 适用于各种规模的无线网络,包括企业、学校、医院、商场等公共场所的无线网络。企业通过部署无线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安全事件,提高网络的防御能力和应对能力,保障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
七、无线入侵检测系统部署和使用的注意事项
- 保持系统更新
- 及时更新无线入侵检测系统的软件,以确保系统能够识别和防御最新的攻击手段。
- 与其他安全设备联动
- 将无线入侵检测系统与其他安全设备(如防火墙、入侵防御系统等)进行联动,形成全方位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本篇文章所含信息均从网络公开资源搜集整理,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尽管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力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但无法对所有内容的时效性、真实性及全面性做出绝对保证。读者在阅读和使用这些信息时,应自行评估其适用性,并承担可能由此产生的风险。本网站/作者不对因信息使用不当或误解而造成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