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课不写作业怎么办

一、从家庭方面的解决办法
(一)合理规划任务与时间
- 分小任务完成:可以把孩子的作业稍微分成几个小的方面、小任务,让孩子一个个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得更好,孩子慢慢变得有了学习的乐趣和方法后,会变得积极,更加愿意主动学习,完成自己的作业。
- 规划学习时间表:对于尚未养成良好习惯的孩子,制定详细的时间规划表,划分出写作业、休息、游戏等多个时间点,让孩子看到自己拥有时间上的选择与使用权力,并不只是集中在写作业这一方面。让孩子了解到什么时间段该做什么,这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给宽裕的作业完成时间:家长要根据题目量和题目难度,合理给孩子限定完成作业的时限。比如正常半小时可以写完的作业,刚开始可以要求50分钟内写完即可,之后再把要求提高至半小时,这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也避免孩子因为时间压力而产生抵触情绪。
- 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要求孩子在写作业之前完成如喝水、上厕所、吃东西等准备工作,写作业的时候不准离开自己的位置,避免孩子以这些事情为借口拖延作业时间。
(二)劳逸结合与奖励机制
- 劳逸结合:不能老是让孩子学习,适当要劳逸结合。孩子毕竟就是孩子,他们的这个年纪就是该玩的时候好好玩,该学习的时候好好学,写作业累的时候偶尔可以带着孩子出去放松一下,亲近一下大自然,防止孩子对学习产生厌恶的情绪。
- 适当奖励:在孩子学习好的同时,也应该适当给个小奖励、鼓励。例如在孩子完成作业或者达到学习目标后,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平时孩子的零花钱,或者陪孩子玩他们喜欢的游戏,让孩子在成长和乐趣中去完成好学习和学业,不能光让孩子学习而没有奖励激励。
(三)家长的监督与陪伴
- 家长配合管理: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管孩子,都要做到执行与监督更具优势。夫妻之间可以打配合,将管理时间以及协调情绪的工作做好,而不是各自宣泄情绪。例如一方负责监督孩子写作业的进度,另一方负责在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进行安抚引导。
- 家长以身作则:家长要审视自己是否尽到责任,比如在劳累一天后是否会陪伴孩子完成作业,当孩子学习成绩下滑的时候,是棍棒教育,还是和孩子静下心来坐在一起分析得与失。闲暇时光家长也应该学习,而不是自己只抱着手机玩却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如果家长自己就是能够借助专注力和勤奋,在工作中获得快乐的成人,孩子无疑更容易从父母的言行中,理解到勤奋的价值。
- 陪伴学习:在小学阶段,孩子自制力比较差,需要父母陪伴培养学习习惯。家长可以拿本书坐在孩子旁边,看书陪孩子一起学习,既保证孩子能够专心完成自己的作业,又能保证作业是独立完成的。孩子习惯的养成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所以家长的监督陪读也要坚持一定的时间才能有效。
(四)关注孩子心理并沟通
- 心理沟通:家长要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让孩子感受到支持和理解。询问孩子为什么不写作业,如果是孩子很累很疲惫而导致厌学,这时家长应该放下作业的事,带孩子出去走走,做些户外运动,让孩子尽情放松,心情愉悦了,对家长的话也不反感了,回家后再告诉孩子应该到写作业的时间了。
- 了解问题根源: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不写作业是因为不会做(没吃透知识),还是贪玩等其他原因。如果是因为知识没掌握好,家长可以帮孩子复习一下再做作业;如果是贪玩不想做作业,要引导孩子而不是逼迫孩子。
二、从学校方面的解决办法
(一)教育与管理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例如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等,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学习和作业中来。
(二)心理教育
- 开展心理辅导课程:学校可以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例如设立心理健康课程,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学习如何应对压力和困难。
- 营造积极氛围:在学校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包容的学习氛围,减少孩子对学习和作业的抵触情绪。
本篇文章所含信息均从网络公开资源搜集整理,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尽管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力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但无法对所有内容的时效性、真实性及全面性做出绝对保证。读者在阅读和使用这些信息时,应自行评估其适用性,并承担可能由此产生的风险。本网站/作者不对因信息使用不当或误解而造成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