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是什么意思?深入了解密宗的基本概念

密宗是什么意思?深入了解密宗的基本概念

密宗的基本概念

密宗是佛教中的一派,又称为真言宗、金刚顶宗、毗卢遮那宗、秘密乘、金刚乘等。

一、密宗的起源与发展

  • 起源
    • 密宗的源起甚早,许多仪式与修行方式可以追踪到早期的印度教传统(佛陀时代已有念咒传统),但真正兴起的时间则是印度晚期(神咒乘),多数学者皆认同它是因为印度教复兴,大乘佛教修行者吸纳了印度教修行方式而形成的特殊教派。
  • 传播与发展
    • 八世纪时印度的密教,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祖师传入中国,从此修习传授形成密宗。无上瑜伽续之下,又分成父续、母续(也有分父续、母续、无二续的),父续中包含密集、阎曼德迦、无上幻网。其中,无上瑜伽续只有少部份在宋代传入中国内地,并没有造成大的影响,主要是在印度及西藏地区流传,成为藏传佛教中最有力的一支传承。在藏传佛教中,又以金刚乘、果金刚乘或果秘密金刚乘作为密宗的别称。

二、密宗的特点

  • 教义依据
    • 以佛陀的心印传承为理论根据:以流传了近三千年的佛教的真知灼见为依据。
    • 以佛法的中观见为究竟证见: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本性是真空,即非空亦非有;既非非空,亦非非有,由此认识宇宙的万物都是从真空显现出来的妙有。妙有是显现,真空是本性。
  • 修行法则
    • 以诸祖上师的口诀为修行法则:以三密相应(手结印契,口持真言,意作妙观)贯穿整个修行过程,使身、口、意构成的自性与咒、印、观所构成的佛性相应,产生法性,扫荡有始以来的浮躁垢习,得大安乐自在。
    • 以胜义菩提心为究竟发心:众生皆有佛性,在他们未成佛以前,都显现出凡夫相,为自己的私利造业,故而处于轮回之中受无量苦。
  • 修行方式的神秘性
    • 此宗以密法奥秘,不经灌顶,不经传授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示别人,称为密宗。其特色是充满神秘色彩,重视神通、鬼神、及神秘体验,以密续(又称怛特罗),取代原先修多罗(义译为经)的地位,并以这些秘密教典作为修行的主要依据,在师徒间秘密传授。

三、密宗的修行要素:三密相应

  • 口密(语密)
    • 又称语密,就是口诵真言(持咒)。真言,是诸佛菩萨发出的秘密语言,是通于天人之间极为奥秘的至真语言。以说密语者来分,有如来说、菩萨金刚说、二乘说、诸天说、地居天说等五种;以修法性质来分,有息灾法、降伏法、摄召法、增益法等四种;以形式来分,有多字、一字、无字等。密宗认为,真言能够开发生命潜能,启迪高度智慧。修持者反复念诵,一方面能起到自我暗示的作用,使人入定;另一方面,念诵真言能产生不同的振动频率,对于打通自身经络,激发内在能量,都有很大的效用。
  • 身密
    • 主要指结手印,用两手手指相互结成不同的形状。密宗认为,佛菩萨及本尊的手印,象征特殊的愿力与因缘,而人的双手十指沟通内外,既与修行者内腑相通,又与外部诸佛的佛性相通。修行者与诸佛菩萨结相同的手印时,就能与他们的身密相应,并获得他们的加持,产生特殊的身体力量和意念力量。除结手印之外,身密修行还有气、脉、轮、明点修持法,及坐姿修持法。观想的对象十分广泛,一般为字、事、法、人四种,叫做四种曼荼罗。字,如观想一些有关的梵文、藏文等;事,如观想月轮、莲花等;法,如观想慈悲、喜舍等;人,如观想上师、本尊等。
  • 意密
    • 通过意密,修持者进行各种观想,使自身的意念与佛菩萨的意念相契合,与口密、身密共同作用,使自身的身、口、意三业清静,与诸佛菩萨的身、口、意三密相应,达到我即是佛,佛即是我的境界,这是密宗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修行实践方法,一切密法的修持,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演绎的。
本篇文章所含信息均从网络公开资源搜集整理,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尽管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力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但无法对所有内容的时效性、真实性及全面性做出绝对保证。读者在阅读和使用这些信息时,应自行评估其适用性,并承担可能由此产生的风险。本网站/作者不对因信息使用不当或误解而造成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