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C交换机的VRRP负载均衡模式
一、VRRP负载均衡模式基础
- 基于标准协议模式:H3C交换机的VRRP负载均衡模式以VRRP标准协议模式为基础,VRRP标准协议模式中的工作机制,如Master路由器的选举、抢占、监视功能等,VRRP负载均衡模式均支持。其中标准协议模式包含基于RFC实现的VRRPv2(基于IPv4)和VRRPv3(基于IPv6),二者在功能实现上没有区别,只是应用的网络环境不同。
- 支持的设备系列:在一些H3C交换机中,主要包括S58、S9500E系列支持VRRP负载均衡模式,但S5600、S7500、7500E系列不支持。
二、与标准协议模式对比
- 标准协议模式的局限
- 在VRRP标准协议模式中,只有Master路由器可以转发报文,Backup路由器处于监听状态,无法转发报文。虽然创建多个备份组可以实现多个路由器之间的负载分担,但是局域网内的主机需要设置不同的网关,增加了配置的复杂性。
- 负载均衡模式的优势
- 在VRRP负载均衡模式中,只需创建一个备份组,就可以实现备份组中多个路由器之间的负载分担,避免了VRRP备份组中Backup路由器始终处于空闲状态、网络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并且在IRF堆叠模式下使用VRRP负载均衡功能时,须配置IRF的桥MAC地址为永久保留(默认情况下,IRF的桥MAC地址为永久保留)。
三、工作原理
- 虚拟MAC地址分配
- 负载均衡模式中,Master路由器负责为备份组中的路由器分配虚拟MAC地址,并为来自不同主机的ARP(IPv4网络中)/ND(IPv6网络中)请求,应答不同的虚拟MAC地址,实现流量在多台路由器之间分担。备份组中的Backup路由器不会应答主机的ARP/ND请求。例如,在虚拟IP地址为10.1.1.1/24的备份组中,RouterA作为Master路由器,RouterB作为Backup路由器。RouterA为自己分配的虚拟MAC地址为000f - e2ff - 0011,为RouterB分配的虚拟MAC地址为000f - e2ff - 0012。当Master路由器接收到主机发送的目标IP地址为虚拟IP地址的ARP请求后,根据负载均衡算法使用不同的虚拟MAC地址应答主机的ARP请求,使得不同主机的流量发送到不同的路由器。
- 虚拟转发器相关
- 虚拟转发器的权重标识了虚拟转发器的转发能力。当权重低于一定的值——失效下限时,虚拟转发器无法再为主机转发流量。在地址对应的虚拟转发器中,优先级最高的虚拟转发器处于Active状态,称为AVF(Active Virtual Forwarder,动态虚拟转发器),负责转发流量;其它虚拟转发器处于Listening状态,称为LVF(Listening Virtual Forwarder,监听虚拟转发器),监听AVF的状态,不转发流量。虚拟转发器的优先级取值范围为0 - 255,其中,255保留给VFOwner使用。如果VFOwner的权重高于或等于失效下限,则VFOwner的优先级为最高值255。
四、配置注意事项
- 地址要求:在负载均衡模式下,VRRP的虚拟IP地址和物理端口IP地址需不同,并且虚拟IP地址不能采用备份组中交换机物理端口上的实际地址,否则负载均衡功能将无法正常工作。同时,备份组中交换机物理端口的地址需要与虚拟地址对应。
- 配置步骤示例(以设置工作在负载均衡模式为例):[Sysname]?vrrp?mode?loadbalance?,通过本命令配置VRRP的工作模式后,路由器上所有的备份组都工作在该模式。
本篇文章所含信息均从网络公开资源搜集整理,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尽管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力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但无法对所有内容的时效性、真实性及全面性做出绝对保证。读者在阅读和使用这些信息时,应自行评估其适用性,并承担可能由此产生的风险。本网站/作者不对因信息使用不当或误解而造成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