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故障导致电脑无法启动的排查方法
主板故障导致电脑无法启动的排查方法
- 清洁法
- 用较软的刷子除去主板上的灰尘,擦拭主板上的各个插槽,同时轻轻擦拭内存、显卡的金手指。很多时候电脑无法工作是由灰尘造成的,通过清洁可能解决问题。
- 观察法
- 查看主板上的元件是否有烧毁损坏的情况,检查主板上的插座是否倾斜,电容、电阻等元件的引脚是否连接在一起。若发现此类问题,需用专用工具检查和维修。此外,还可以触摸元件表面,检查是否过热,过热的元件可考虑更换。
- 插拔法
- 根据开机时间的警报铃声判断是哪个硬件发生问题,然后更换可能发生故障的硬件,找出问题所在的硬件。
- 软件诊断法
- 通过随机附带的诊断程序、维修诊断卡等软件来诊断故障,一般用于检查接口电路故障。
- 电阻、电压测量法
- 出于保险考虑测量主板上的电源+5V与地(gnd)之间的电阻值。在未插电源插头时,这个电阻一般为300Ω,最低不低于100Ω,再测反向电阻值,两者差异不应过大。排除短路故障后,插上所有I/O卡,测量+5V、+12V与地是否短路,尤其要注意+12V与周围信号是否相碰。如果有同型号主板,也可用测量电阻值的方法测板上疑点,通过对比发现芯片故障所在。
- 拔插交换法
- 在关机情况下将插卡逐块拔出,每拔出一块插卡后开机观察机器运行状态,如果拔出某块插卡后计算机运行正常,那故障原因就是该插卡或相应的I/O总线插槽及负载电路有问题。如果拔出所有插卡后计算机启动仍不正常,故障可能出在主板上。这时可采用拔插交换法,将同型号插件板、总线方式一致且功能相同的插卡或同型号芯片相互交换,根据故障变化情况判断故障所在。例如内存在自检时出错,可交换相同的内存芯片或内存条来确定故障原因。
- 最小系统法
- 拔去怀疑有故障的板上和设备,对比电脑此前和此后的运行情况,判断并定位故障所在。通常先只安装主板、内存、cpu、电源,然后开机检测,如果正常,再加上键盘、显示卡和显示器,如果正常,再依次加装硬盘、扩展卡等。拔去板卡和设备的顺序相反,对拔下的板卡和设备的连接插头还要进行清洁处理,以排除因连接不良引起的故障。包括点亮型(电源+主板+cpu+内存+显卡+显示器)和进入系统型(电源+主板+cpu+内存+显卡+显示器+硬盘+键盘)等情况。
- 逐步添加去除法
- 以最小系统法为基础,每次只向系统添加一个部件/设备或软件,来检查故障现象是否消失或发生变化,以此判断并定位故障部位,一般要与替换法配合使用。
- 隔离法
- 将可能妨碍故障判断的硬件或软件屏蔽的一种判断方法。对于软件,可将其运行或卸载;对于硬件,可在设备管理器中禁用设备、卸载驱动,或者干脆从系统中去除。
- 替换法
- 用相同规格的电脑部件替换可能存在故障的电脑部件,但要确认用来替换的配件完好且能正常使用。
- 比较法
- 用好的部件与怀疑有故障的部件进行外观、配置、运行现象等方面的比较,也可在两台电脑间进行比较,以判断故障电脑在环境设置、硬件配置方面的不同,找出故障部位。
- 升降温法
- 在上门服务过程中,由于工具限制可使用升降温法(与维修车间不同)。升温法可在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设法降低电脑的通风能力,增加电脑自身的发热来升温,如选择环境温度较低的时候(清早或较晚的时候)、使电脑停机12 - 24小时以上、用电风扇对故障机吹等。
本篇文章所含信息均从网络公开资源搜集整理,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尽管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力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但无法对所有内容的时效性、真实性及全面性做出绝对保证。读者在阅读和使用这些信息时,应自行评估其适用性,并承担可能由此产生的风险。本网站/作者不对因信息使用不当或误解而造成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