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水产杀虫药有哪些
常用的水产杀虫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敌百虫
- 药理作用:敌百虫水解后能使昆虫、甲壳类、蠕虫等的神经功能失常,先兴奋,后麻痹,直至中毒死亡。此外,它还能使胃肠蠕动增强,加强虫体排出体外。
- 适用对象:对指环虫、车轮虫、三代虫,肠道内的蠕虫(绦虫、棘头虫)和甲壳类动物(锚头鳋、中华鳋、鱼鲺)等几乎所有寄生虫害引起的鱼病有杀灭和驱除的作用。
- 使用注意事项:
- 虾、蟹、鳜鱼、淡水白鲳、无鳞鱼、海水鱼对其极度敏感,使用时应予以注意。
- 本品带酸性,对金属有腐蚀作用,故配制与泼洒时不能用金属容器。
- 除与面碱(碳酸钠)合用外,不得与其它碱性药物合用(pH太高会水解)。
- 水中缺氧状态下不得使用本品,即使非用不可时,加开增氧机。
- 水质较瘦,透明度高于30厘米时,按低剂量使用;苗种剂量减半。
2. 阿维菌素
- 药理作用:阿维菌素对害虫的驱杀作用,干扰神经生理活动,虫体接触后即出现麻痹症状,使肌肉细胞失去收缩能力,造成虫体不活动不取食,2-4天后死亡。
- 适用对象:广泛应用于杀灭各种鱼、虾、蟹、贝类等的单养和混养池塘及增殖水体及鱼体体表寄生的锚头鳋、中华鳋、鱼鲺、线虫、指环虫、三代虫等寄生虫及枝角类、桡足类、松藻虫、水蜈蚣等水生昆虫敌害。
- 使用注意事项:
- 鱼池使用时要注意使用剂量,尤其是鲫鱼、花白鲢鱼使用时要谨慎,泼洒时要全池均匀泼洒,防止局部浓度过高引起的中毒。
- 混养池塘时尤其是虾蟹苗要注意使用剂量,防止苗种中毒。
- 养殖贝类慎用,贝类杀裸藻时要注意使用剂量,防止中毒死亡。
- 不得与消毒剂混合使用。
- 苗种减半使用。
3. 伊维菌素
- 药理作用:基本同阿维菌素。伊维菌素为阿维菌素的衍生物,属广谱抗寄生虫药。
- 适用对象:主要用于主治指环虫、线虫幼体等寄生虫性疾病。
- 使用注意事项:基本同阿维菌素。
4. 硫酸铜
- 药理作用:硫酸铜遇水游离出铜离子,能使寄生虫体内酶失去活性,起到杀死寄生虫的作用。
- 适用对象:可杀灭水体中或寄生于鱼体的各种有害原虫,如中华鳋、锚头鳋、车轮虫、斜管虫、口丝虫、鳃隐鞭虫等。
- 使用注意事项:
- 每亩水体水深1米用本品450~500克,或按每立方米水体用量为0.7~1.0克。
- 水体缺氧状态下不得用药,迫不得已用药,须开启增氧机。
- 虾、蟹对本品敏感,在单养或混养虾蟹的水体禁用本品。
5. 溴氰菊酯
- 药理作用:药物接触虫体后可迅速渗透进去,作用于虫体神经系统,引起过度兴奋,痉挛,麻痹而死。
- 适用对象:主要用于防治鱼类的中华鳋、锚头鳋、鱼鲺、枝角类等寄生虫病。
- 使用注意事项:
- 水体缺氧状态下不得用药,迫不得已用药,须开启增氧机。
- 虾、蟹对本品极敏感,在单养或混养虾蟹的水体禁用本品。
- 本品易产生抗药性,要注意与非菊酯类农药交替使用。
6. 氯氰菊酯
- 药理作用: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
- 适用对象:用于防治青鱼、草鱼、鲢、鳙、鲫、鳊、黄颡鱼、黄鳝、鳜、鲮、鳗、鲶等鱼类由中华鳋、锚头鳋、鱼鲺、三代虫、指环虫等引起的寄生虫病。
- 使用注意事项:
- 水体缺氧状态下不得用药,迫不得已用药,须开启增氧机。
- 虾、蟹对本品敏感,在单养或混养虾蟹的水体禁用本品。
- 本品易产生抗药性,要注意与非菊酯类农药交替使用。
这些药物在使用时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剂量和方法进行,以避免对水体和鱼类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本篇文章所含信息均从网络公开资源搜集整理,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尽管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力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但无法对所有内容的时效性、真实性及全面性做出绝对保证。读者在阅读和使用这些信息时,应自行评估其适用性,并承担可能由此产生的风险。本网站/作者不对因信息使用不当或误解而造成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