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如何进行交易买卖

二手房交易买卖流程
- 购房前期准备
- 买方看房:买方需要对房屋的建筑状况(如坐落、户型、结构、朝向等)、小区状况(如周边交通、生活配套等)、权利情况(是否存在抵押、租赁等)进行核实了解,这有利于控制交易成本和风险。
- 产权调查:到房屋所在区域的房地产交易中心进行产权状况调查,查看是否存在抵押、查封等限制或禁止转让的情形,避免后续损失。同时要查看业主是否取得产权证,根据产权证等记载确定房屋类型是否符合需求。
- 商谈与签约
- 商谈房价、付款方式、违约责任:买卖双方协商房屋价格、定金、首期款、资金监管、时间、赎楼费用、过户申请时间、税费支付方式、交房日期、租客情况、尾款的支付时间及比例、违约责任等要点。
- 交付立约定金:如果双方达成初步意向,买方交付立约定金,以表示购买诚意并约束双方交易行为。
- 签订《房地产买卖合同》:买卖双方与中介签订合同或者买卖双方直接签订(部分地区有统一格式合同),将商谈确定的内容写入合同,确保两个版本(若有)合同内容一致,避免冲突。
- 付款与相关手续办理
- 交付首期房款或履约定金:根据合同约定,买方支付首期房款或履约定金。
- 办理贷款相关(如有贷款需求)
- 买卖双方与贷款银行签订转按揭合同(若涉及转按揭情况):如果卖方房屋存在按揭贷款未还清,需要办理转按揭手续时,买卖双方要与贷款银行签订转按揭合同。
- 卖方提前偿还银行贷款(若需):卖方需提前偿还银行贷款以便进行后续交易流程。
- 卖方注销抵押登记(若有抵押):在还清贷款后,卖方要进行抵押注销,使房屋产权恢复完整状态,才能进行过户交易。
- 买方申请公积金、商业贷款:买方按照自身需求向银行申请公积金贷款、商业贷款或者组合贷款等。
- 买方与贷款银行签订公积金贷款及担保合同、商业贷款及抵押合同:与贷款银行签订相关合同,确定贷款的具体条款和担保、抵押等事项。
- 房产过户与交房
- 买卖双方到房地产交易中心申请过户,并取得收件收据:买卖双方携带相关证件和资料到房地产交易中心办理过户手续,提交申请后会取得收件收据,这标志着过户手续正在办理中。
- 买方支付二期房款(视合同约定):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节点,买方支付二期房款。
- 卖方将房屋交付给买方(具体时间可在合同中约定):卖方在合同约定的交房时间将房屋交付给买方,交房时要查看是否结清物业费、水、电、煤气费等费用,同时买方要对房屋状况进行验收。
- 收尾工作
- 银行放款(具体时间买卖双方可在合同中约定,由买方通知银行):如果买方是贷款购房,银行会根据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条件放款给卖方,一般由买方通知银行放款。
- 买方领取房地产权证:买方在相关手续办理完毕后领取房地产权证,成为房屋的合法产权人。
- 买方支付末期房款(视合同约定):按照合同规定支付末期房款,至此二手房交易全部完成。
二手房交易中的注意事项
- 产权相关
- 产权状况陷阱防范:在签订定金协议或买卖合同前,务必到房地产交易中心进行产权调查,确保房屋不存在抵押、查封等限制转让的情况,否则可能导致购房人遭受重大损失。
- 合同签订人确认:根据产权证确定产权人,若部分产权人或由非产权人签订合同,应要求其提供未到场产权人出具的委托书,以免合同效力存在问题。
- 房屋类型与手续
- 确认房屋类型:在定金协议签订前查看业主是否取得产权证,并依据产权证确定房屋类型,避免因未取得产权证而不具备交易条件,或者所购房屋类型不符合需求导致损失。
- 房屋手续齐全性:要核实房屋手续是否齐全,如房产证等相关证件是否完备。
- 交易合同细节
- 明确付款方式:买卖合同中应对付款流程及交易中各项事项作出明确、具体的约定,防止因付款方式模糊引发纠纷。
- 明确成交价格和税费责任:双方要明确成交价格,并确定税费的承担方,避免后续因税费问题产生争议。
- 明确违约责任:买卖双方要明确严格的违约责任,这是双方诚信履行合同的保障。当出现房价波动、资金不足、税费改革等情况时,可约束双方避免拖延或拒绝履行合同的情况发生。违约金承担方式可首选金钱赔偿,数额考虑违约造成的损失,但以不超过总房款的20%为宜,因为过高可能被法院调低。
- 其他方面
- 户口问题:明确是否涉及他人的户口有没有迁出,并在合同中约定清楚相关时间和责任。作为买方,为维护自身利益,可要求预留少部分房款作为抵押,待卖方将户口迁出再交还。
- 前期费用结清:交房前要确认物业费、水、电、煤气、电话、宽带等生活费用是否已经交清。
- 维修基金结算:交易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维修基金的结算数额,避免因约定不明确产生纠纷。
- 附属设施约定:建议在合同中明确所赠家具、家电的数量和品牌,或采用图像资料作为合同附件,便于交房时根据合同约定验收附赠的家电、家具。
本篇文章所含信息均从网络公开资源搜集整理,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尽管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力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但无法对所有内容的时效性、真实性及全面性做出绝对保证。读者在阅读和使用这些信息时,应自行评估其适用性,并承担可能由此产生的风险。本网站/作者不对因信息使用不当或误解而造成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