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学会说谎了我如何教育孩子

一、了解孩子说谎的原因
- 害怕责罚:当小孩做错事时,若家长或老师常责备打骂,孩子怕被责罚就会用说谎掩饰过错。一旦得逞,之后犯错就更易说谎来求得宽恕。
- 为获表扬:出于虚荣心,事情不是自己做的却说是自己做的以得到表扬;事情办砸怕丢脸就说不是自己做的,避免被笑话。
- 为得奖励:例如家长答应孩子考试得高分就给奖励,孩子可能会为了奖励在考试时作弊。
- 逃避任务:孩子不想做或不能做某事时,可能装病说谎欺骗家长或老师,且因这种谎言常能得到同情,之后就更常说谎推诿。
- 想象与现实混淆:孩子想象力丰富,可能会将想象的事物当成现实,并非故意说谎,比如把小朋友穿的虎皮纹罩衣当成老虎说幼儿园有老虎。
- 引起注意:孩子希望通过他人的关注来肯定自己的存在,如果说谎能引起成人的关切,就可能用这种方式达到目的。
- 受父母影响:父母在孩子面前说谎,会使孩子觉得说谎没错,或者给孩子说谎壮胆;父母暗示性提问也可能导致孩子说谎。
- 达成愿望:孩子可能把希望得到的东西当成已经得到的,这是由于心理活动和思维发展不完善产生的幻想,并非真正意义的说谎。
二、教育孩子的方法
(一)家长和教师自身方面
- 以身作则:家长和教师要做诚实的事,不在孩子面前说谎,因为孩子模仿性强,会效仿大人的行为。
- 榜样激励:
- 讲述诚实小孩的故事,如华盛顿小时候砍樱桃树的故事,让故事中的人物成为孩子的榜样。
- 用孩子身边诚实的人和事教育孩子。
(二)针对孩子说谎的应对措施
- 了解想法:家长和教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与能力,消除其说谎动机,鼓励孩子诚实做事。安排孩子做事时,过程中给予帮助,让孩子能成功完成事情得到表扬和奖励。
- 及时引导:发现孩子说谎,不要当众揭露,可单独教育孩子,告知说谎的坏处,并让孩子知道一句谎言可被宽恕。
- 给予信任:在彼此间建立以相互信任为基础的关系,家长和老师常表现出对孩子的信任,孩子会为此自豪,一般不会说谎,即使发现孩子说谎也不应结束信任,这样有助于孩子养成实事求是的习惯。
- 不轻易贴标签:当发现孩子说谎时,要先了解事实真相,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不诚实”的标签,因为孩子可能只是在试探父母底线,也许事情没有想象中严重。
- 正确对待孩子的行为:
- 接受孩子的行为:不管孩子出于什么原因撒谎,父母不要劈头盖脸责骂,以免伤害孩子内心。
- 避免紧张过度:不要一发现孩子撒谎就非常紧张地警告孩子,要正确看待孩子犯错,只要正确引导,孩子会明白该怎么做。
- 区分想象与现实:日常生活中要告诉孩子什么是真实发生的,什么是想象的,让孩子逐渐把二者区分开来。当怀疑孩子说谎时,要先仔细调查了解,搞清孩子是否真的说假话,避免草率下结论造成亲子关系紧张。
- 接纳孩子情绪:确定孩子撒谎后,比起否定和质疑,要先接纳孩子。可以通过拥抱、靠近、抚摸孩子,真诚和关心地注视等肢体语言让孩子放松心情,从而愿意说出具体情况。
- 用安慰代替惩罚:一般孩子不是有意说谎,发现孩子说谎时应先了解情况,给予心理安慰,告诉孩子有情况可以跟爸爸妈妈好好说,不要选择说谎,温柔的鼓励远胜于严厉的惩罚。
本篇文章所含信息均从网络公开资源搜集整理,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尽管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力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但无法对所有内容的时效性、真实性及全面性做出绝对保证。读者在阅读和使用这些信息时,应自行评估其适用性,并承担可能由此产生的风险。本网站/作者不对因信息使用不当或误解而造成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