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保温节能施工应该注意什么

外墙保温节能施工注意事项
外墙保温节能施工是一项复杂且重要的工程,涉及多个环节,需要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和安全标准。以下是外墙保温节能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关键事项:
1. 材料选择与管理
- 材料分类存放:材料应分类挂牌存放,特别是网格布和砂浆等材料要注意防雨防潮,确保材料质量。
- 材料检验:所有外墙保温材料和配件必须经过检验和复试合格,合格证和检验报告要及时报验。
- 材料稳定性:选择具有良好温度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的材料,如无机保温砂浆。
2. 施工环境与条件
- 温度要求:操作地点环境和基层温度不低于5℃,风力大于5级或雨天不能施工。若在外墙保温施工时突然降雨,应采取有效措施,以防雨水冲刷墙面。
- 夏季防晒:外保温施工期间,夏季应避免阳光暴晒,应采取遮挡措施。
- 湿度控制:施工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不高于35℃,风力风速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施工规范。
3. 基层处理
- 清洁基层:彻底清理基层墙体表面的浮灰、油污、脱模剂、空鼓风化物等影响墙面施工的物质。墙体表面凸起物大于10mm应铲平。
- 界面处理:基层表面应均匀满布界面砂浆,混凝土基面用界面剂进行毛面处理。
- 基层平整:基层应平整、坚实,不能有突出物,钢筋头,不用的孔洞,塑料管等,螺栓孔应封闭严密,墙面不能有影响粘接的污染物和脱模剂等。
4. 施工工艺
- 施工流程:按照基层处理 → 标准水平线 → 抹墙体阴阳角、外窗台和门窗护角 → 混凝土基层毛面处理 → 墙面贴灰饼 → 分层抹保温砂浆 → 洒水养护 → 铺压耐碱玻纤网格布 → 抹防水防裂砂浆 → 检查墙面平整度、垂直度 → 验收的顺序进行。
- 分层施工:保温层应分层施工,每层厚度不宜超过15mm,第一层厚度控制在10mm~12mm,涂抹时压紧压实并用竹丝轻轻拉毛,待其初凝后洒水养护。第二层保温砂浆施工时间应与第一层间隔24小时。
- 养护:保温层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5. 安全措施
- 施工方案:外墙保温施工前要编写专项施工方案,并经有关人员审批方可进行施工。
- 安全技术交底: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交底要切实可行,内容包括施工工序、施工机具、材料计划、基层处理、环境及养护条件、施工方法、质量要求、成品保护、安全防护及安全保证措施等内容。
- 吊篮安全:吊篮平台、提升机构、悬挑结构、安全装置必须符合施工安全技术要求。吊篮平台在升降过程中禁止其他人员停留在吊篮平台内,吊篮下严禁站人。
- 个人防护:进入吊篮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好安全帽和安全带,安全带要挂在保险绳上,严禁挂在提升钢丝绳上。
- 成品保护:外墙保温施工完成后,后续工序与其他正进行的工序应注意对外墙保温系统成品的保护。
6. 质量控制
- 样板制作:外墙保温大面积施工前,在现场要做好粘贴样板,包括锚栓固定、饰面涂层、分格缝等,以供选择。
- 质量检查:抹面层和饰面层分项施工质量要符合国家标准GB50210的规定。
- 防水构造:外保温工程的密封和防水构造应符合要求,确保水不渗入保温层和基层。
- 锚栓数量:保温板的锚栓数量及牢固性必须符合要求,保温板表面不准长期裸露。
- 表面处理:抹面层施工时,玻纤布不准直接铺在保温层表面,不准干搭接,不准外漏。
- 分格缝处理:外墙要设分格缝,分格缝宽度深度要均匀,表面平整光滑,棱角整齐。
- 门窗处理:门窗框与外墙交接处要严密平顺,做到不吃口不甩口。
- 变形缝处理:变形缝的做法要符合标准要求,严禁出现向内渗水。
- 粘贴质量:外墙砖与其它墙体材料交接处出墙厚度一致,平直;外墙砖及石材饰面粘贴要牢固,勾缝清晰,缝大小基本一致,排砖正确,无掉角、裂纹、掉皮等现象。
- 检查与整改:要遵守验收程序,对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处理整改。
通过以上注意事项,可以有效确保外墙保温节能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达到预期的节能效果。
本篇文章所含信息均从网络公开资源搜集整理,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尽管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力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但无法对所有内容的时效性、真实性及全面性做出绝对保证。读者在阅读和使用这些信息时,应自行评估其适用性,并承担可能由此产生的风险。本网站/作者不对因信息使用不当或误解而造成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