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自己的孩子沟通?

如何跟自己的孩子沟通?

跟孩子沟通的方式

一、沟通态度方面

  • 保持温和:在与孩子沟通时,家长要避免不耐烦、急躁等情绪,否则孩子可能不敢与家长沟通。比如孩子在讲述学校发生的事情时,即使家长觉得事情很琐碎,也要温和对待,认真倾听。
  • 平等尊重:尊重和平等是亲子沟通的基础,父母要以尊重的态度和平等的语气与孩子沟通,耐心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例如与孩子讨论事情时,把孩子当成朋友一样对待,尊重孩子的意见,而不是强制孩子听从自己的观点。

二、沟通技巧方面

  • 注意观察孩子的心情:孩子高兴、激动、恐惧时说话语速都会相对较快,有时还会手舞足蹈,在伤心、失望、无助时都会比较安静、封闭。所以在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时候先看看孩子的心情是怎样的,再进行沟通。
  • 使用合适的语气
    • 友善和蔼:儿童对外界的认知比较少,内心也很单纯,承受能力低,所以和孩子交流、沟通一定要友善、和蔼,让孩子感受到亲切才会认真倾听。
    • 语调有变化: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说话的语调可以高一些,或者有一些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变化,这样更能吸引孩子来注意倾听。
    • 语气要温柔:不要老是用责备的语气,多使用温柔、建议的语气,例如“不然,你说说看……妈妈很想听听你的想法”,这样一来沟通的气氛才会好,孩子也更愿意说出自己的心事。
  • 注意语速和语言通俗易懂:每个人在一定时间的接受能力都是有限的,更何况是孩子,在和孩子讲话、沟通时一定要注意语速,说的太快孩子会跟不上,说的太过深奥孩子又不懂,最好利用身边的小事物来解释更能利于孩子接受。
  • 说话内容方面
    • 内容要具体:说话的内容要具体,而且是说现在的事,否则孩子提不起足够的兴趣来交流。
    • 多使用短句:和孩子说话时,如果要充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就一定要让孩子能听明白。,使用的句子最好短一些,并且要重复自己所说的话,直到孩子了解为止。
    • 提要求要具体:给孩子提要求时,一定要清楚而具体,让孩子明白要做什么、该怎么做,这样事情才好解决。如果唠唠叨叨,就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抗,引发亲子冲突。
  • 善于倾听方面
    • 孩子讲话时不要打断:小孩子本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比较弱,如果经常打断他说话,他会产生懒惰或不愿多说话的心理,这样更难琢磨他们到底在想什么。当孩子想表达事物的时候,要让孩子讲述完整并且还要适时的让他发挥想象力继续表达下去,大人要做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和指导者。
    • 认真倾听:如果孩子想要分享自己的想法或是想要沟通,家长需要认真倾听,避免发表过多的评论,使孩子感觉自己得到重视,更加容易沟通。

三、沟通中的其他注意点

  • 发现孩子优点并及时鼓励:父母应该主动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奖励往往比惩罚更有效,而且亲子关系也不至于太紧张。
  • 换位思考:要将心比心,父母应该多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考虑事情,这有助于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彼此之间更贴近。
  • 多陪伴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适当多陪伴孩子,以免使其觉得缺乏家长的关爱、信任,影响沟通。
  • 给孩子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良好的生活环境会使孩子心理得到健康的成长,会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会让他们更自主的去和别人沟通,让他们有更多的热情去多问几个为什么,去尝试许多新鲜的事物,去表达更多的事物。
  • 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经常带小孩去参加户外活动,不要让孩子的生活环境太过于局限,让他们与更多的人去接触,学着去与他人沟通,向他人学习,这样家长和他们交流起来会更加的轻松、简单。
本篇文章所含信息均从网络公开资源搜集整理,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尽管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力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但无法对所有内容的时效性、真实性及全面性做出绝对保证。读者在阅读和使用这些信息时,应自行评估其适用性,并承担可能由此产生的风险。本网站/作者不对因信息使用不当或误解而造成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