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厌学怎么办父母必看

孩子厌学怎么办父母必看

一、了解厌学原因

(一)学习困难方面

  • 课业压力:如果孩子课业繁重,难以承受,就可能产生厌学情绪。例如每天都有大量作业写到很晚,长期处于疲惫状态。此时父母要与孩子沟通,了解课业量的实际情况,可以与老师协商,适当调整作业量或者给予孩子更多完成作业的时间。
  • 学习难度:当学业难度大,孩子跟不上教学进度时容易厌学。像数学学科,一些概念难以理解,后面的知识就更难掌握。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查漏补缺,如请家教或者自己辅导孩子基础知识,让孩子逐步跟上进度。

(二)人际关系方面

  • 与同学关系:如果孩子在学校与同学相处不融洽,如被欺负或者被孤立,会影响其上学的积极性。父母要留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多和孩子聊天,鼓励孩子说出在学校的遭遇,必要时和学校老师沟通,解决孩子与同学之间的矛盾。
  • 与老师关系:要是孩子不喜欢某位老师的教学方法或者感觉受到老师不公平对待,也可能厌学。父母可以与老师交流,反馈孩子的情况,同时引导孩子理解老师的出发点,帮助孩子适应老师的教学风格。

(三)家庭环境方面

  • 家庭氛围:如果家庭中经常争吵,孩子会缺乏安全感,难以集中精力学习。父母要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包容,不在孩子面前发生激烈冲突。
  • 父母期望:过高的期望会给孩子带来巨大压力。例如父母要求孩子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孩子一旦达不到就容易产生挫败感而厌学。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制定合理的目标,让孩子“跳一跳就能摘到桃”,逐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二、应对厌学的具体方法

(一)积极沟通交流

  • 认真倾听:当孩子出现厌学迹象时,很可能是因为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或者遭受了挫折。父母要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 平等对话:以朋友的姿态和孩子交流,不要总是以家长的权威去压制孩子。比如和孩子坐下来,耐心地听孩子讲述在学校的经历、感受和想法,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

(二)给予鼓励支持

  • 肯定优点:孩子出现厌学迹象时,可能会感到失落和无助,这时父母需要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困难,取得好成绩。哪怕是孩子在学习上取得一点小进步,或者在其他方面有优点,都要及时表扬,如“你这次数学作业的正确率提高了很多,非常棒”。
  • 信任孩子:表达对孩子的信任,让孩子知道父母相信他有能力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对孩子说“我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这个知识点虽然难,但是我相信你通过努力一定能学会”。

(三)激发学习兴趣

  • 结合特长:将学习和孩子的特长结合起来,有特长的孩子往往能得到更多鼓励和表扬,兴趣劲头也会慢慢潜移默化到学习方面来。例如孩子喜欢画画,可以引导他通过绘画来学习历史知识,画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场景等。
  • 课外活动:带孩子去参加一些有趣的课外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发现知识的乐趣。比如参加科学实验活动,激发孩子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欲,从而对学习相关学科产生兴趣。
  • 制定目标计划: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让孩子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和自豪感。例如将大的学习任务分解成小目标,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给予孩子一定的奖励,像完成一周的单词背诵任务后,周末带孩子去看一场电影。

(四)改善学习习惯

  • 时间管理:帮助孩子建立一个清晰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和具体的学习任务,监督孩子的学习进度。例如和孩子一起制定每天放学后先复习当天知识,再完成作业,最后预习明天课程的计划。
  • 注意力集中:孩子学习时,家长可以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减少干扰。如果孩子分心,通过提醒让孩子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学习上来。比如孩子在写作业时,将电视关掉,手机调至静音,当发现孩子玩笔或者发呆时,轻轻提醒孩子专注于作业。
  • 自我组织:教孩子使用笔记本记录重要的学习内容,使用备忘录提醒自己要完成的任务,以及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提高孩子的自我组织能力。

(五)合理调整压力

  • 降低期望:结合孩子的能力,针对性地对待孩子的学习,不提过高的要求,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在有限的休息时间,帮助孩子减压。比如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不要过度责备,而是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鼓励孩子下次进步。
  • 参加活动: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以缓解学习压力。例如周末带孩子去爬山、打球等,让孩子在运动中放松身心,释放压力。
本篇文章所含信息均从网络公开资源搜集整理,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尽管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力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但无法对所有内容的时效性、真实性及全面性做出绝对保证。读者在阅读和使用这些信息时,应自行评估其适用性,并承担可能由此产生的风险。本网站/作者不对因信息使用不当或误解而造成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