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籽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枇杷核煮水有毒吗

关于枇杷籽(核)的功效与安全性,综合信息整理如下:
一、枇杷籽(核)的功效与作用
- 传统药用功效
- 疏肝理气:可缓解疝气疼痛、肝郁气滞症状。
- 散结止痛:常用于淋巴结结核(瘰疬)的辅助治疗。
- 祛痰止咳:针对咳嗽、痰多等症状,有润肺化痰作用。
-
和胃降逆:改善胃气上逆引起的恶心、呕吐等不适。
-
现代研究支持
- 镇咳抗炎:所含苦杏仁苷等成分可缓解呼吸道炎症。
- 抗氧化与免疫调节:黄酮、多酚类物质具有清除自由基、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 辅助降血糖:部分动物实验显示其可能调节血糖代谢。
二、枇杷核煮水是否有毒?
-
生吃有毒性风险
枇杷核含氰甙类物质(如苦杏仁苷),直接咀嚼或生食会水解生成氢氰酸,导致中毒(头晕、呼吸困难等)。 -
煮水后毒性可消除
- 高温破坏毒素:通过煎煮(建议15分钟以上)可分解氰甙类物质,使毒性降低至安全范围。
- 药用配伍更安全:传统中医多将枇杷核与其他药材配伍煎服,减少单用风险。
三、使用注意事项
- 适用人群:咳嗽痰多、淋巴结结核、疝气疼痛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禁忌人群:
- 脾胃虚寒者:核性寒,可能加重腹泻、腹痛。
- 孕妇:因有小毒,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 正确用法:
- 煎煮时间充足,避免生用或短时冲泡。
- 建议用量:干核每日3-10克,新鲜核需减量并延长煎煮。
枇杷核煮水在充分煎煮后无毒,且具有一定药用价值,但需严格遵循用法用量。若出现误食生核导致中毒(如恶心、头晕),需立即催吐并就医。建议用药前咨询中医师或药师,避免自行盲目使用。
本篇文章所含信息均从网络公开资源搜集整理,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尽管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力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但无法对所有内容的时效性、真实性及全面性做出绝对保证。读者在阅读和使用这些信息时,应自行评估其适用性,并承担可能由此产生的风险。本网站/作者不对因信息使用不当或误解而造成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