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吃什么传统食物 夏至要吃饺子吗

一、夏至传统食物
- 凉面
- 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夏至时凉面的小菜以素食为主,会加入黄瓜、胡萝卜、莴苣、豆类、香菜、西红柿等蔬菜,可清热解毒,临近夏至时凉面就会大卖。
- 在山东各地夏至要吃凉面条(过水面),孩子们会用麦秸编小笊篱在汤水中捞面吃,充满乐趣。
- 麦粥
- 江苏无锡人在夏至这一天早餐会吃麦粥,其清香宜人、健脾养胃、老少咸宜,能缓解苦夏时的食欲不振,还可祛湿利尿,是夏至节的美味食物。
- 荔枝
- 在广州粤语地区和广西的钦州、玉林等地区,人们喜欢在夏至吃荔枝和狗肉,两者合吃不热。不过吃荔枝前后最好喝盐水或者绿豆水、冬瓜水、生地汤等解暑的饮品,大量食用荔枝容易引起低血糖症,要适量食用。
- 豌豆糕
- 在老南京的风俗中,夏至这天大人会让小孩骑坐于门槛上吃豌豆糕防百病,这是因为夏令天气火热,人们多不思饮食,让小孩先吃豌豆糕可开胃。老南京在夏至这天还要吃碗凉面称称体重。
- 夏至羹
- 湖南长沙人夏至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为夏至羹,民谚云“吃了夏至羹,麻石踩成坑”“夏至吃个团(音为坨),一脚跨过河”,意喻力大无比,身轻如燕。
- 夏至饼
- 夏收完毕,新麦上市,有日吃面尝新的习俗,也有人用麦粉调糊糊,摊成薄饼烤熟食用,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谓夏至饼。
- 夏至蛋
- 在湘南的衡阳、郴州、永州和湘西等地,夏至日将整鸡蛋煮熟,剥壳后加红枣煮汤吃,叫吃夏至蛋。民间认为夏至吃蛋能强身健胃,行走有劲,谚云“夏至吃蛋,石板踩烂”。
- 新麦
- 山东部分地区,夏至日有煮新麦粒吃的习俗,孩子们用新麦秸编的小笊篱,在汤水中捞取新麦粒吃,既尝新,又是一种游戏。
- 圆糊醮
- 浙江绍兴依然有夏至吃圆糊醮的习惯,以前很多农户会将做好的醮坨用竹签穿好,插在水田缺口流水的地方,并且燃烧香以此祭祀,祈求丰收,有“夏至吃了圆糊醮,踩得石头咕咕叫”的说法。
- 粽子
- 西北有些地区夏至吃粽子,在陕西等地,此日食粽,并取菊为灰用来防止小麦受虫害。
- 苋菜和葫芦
- 在某些地区,夏至当天未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会到娘家吃饭,舅舅家会准备苋菜和葫芦做菜,寓意吃了苋菜就不会发痧,吃了葫芦腿就有力气。
- 狗肉
- 一些地方还流传夏至食狗肉的习惯,吃狗肉能强壮身体,史记云“秦人以狗御蛊”,俗谓夏至宜食狗肉,该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 馄饨
- 无锡人中午吃馄饨,取其混沌和合之意,民间还有吃了馄饨之后为孩子量体重,希望孩子体重增加,身体健康的习俗。
二、夏至与饺子
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古代中国,节气夏至的来临意味着一年之中作物生长最快的时候到来了,古人将这天作为夏至节。在节气夏至这天民间为了庆祝夏至节的到来有着各种风格的习俗,其中吃饺子是部分地域的习俗。在古代,馄饨与水饺并无区别,至唐朝起才正式区分了馄饨与水饺的称呼。从习俗的角度看,饺子并非是夏至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食用的食物,只是部分地区有此习俗。
本篇文章所含信息均从网络公开资源搜集整理,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尽管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力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但无法对所有内容的时效性、真实性及全面性做出绝对保证。读者在阅读和使用这些信息时,应自行评估其适用性,并承担可能由此产生的风险。本网站/作者不对因信息使用不当或误解而造成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