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机房环境设计的供配电系统

综合布线机房环境设计的供配电系统

一、综合布线机房环境设计供配电系统的重要性

综合布线机房供配电系统极为重要,它是机房内各种设备稳定运行的基础保障。若供配电系统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网络设施无法正常工作,影响整个网络信息的传递和交互。例如,市电的不稳定或者供电模式选择不当,可能使机房设备面临停电风险,造成通信中断、重要数据丢失和硬件损坏等严重后果。

二、设计依据

  • 相关规范标准:《GB/T50311 - 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2 - 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等都是供配电系统设计的重要依据。
  • 设备规范要求:如AVAYA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指南》等产品规范,不同的设备可能有不同的电力需求和电气特性要求,这些也需要在设计时加以考虑。

三、负荷分类

综合布线电力系统包括计算机配电系统、网络设备配电系统、辅助设等。依据规范,消防设备用电、弱电机房及设备间用电、客梯电力、主要办公室、会议室、值班室、档案室及主要通道照明用电应为一级负荷,其它重要场所的电力和照明用电为二级负荷,剩余的为三级负荷。不同的负荷等级在供电可靠性、备用电源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要求,这是供配电系统设计时确定供电方式和电源容量的重要参考。

四、供配电方式

  1. 直接供电方式
  2. 适用情况:当建筑物是一类供电单位,且供电十分可靠、周围环境较好、没有电磁干扰时,可考虑采用直接供电方式。这种方式能减少设备数量、节省工程投资。
  3. 局限性:在我国某些地区电网运行不太稳定,且建筑周围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直接供电方式可能无法保证供电质量和设备的稳定运行,所以在其他很多情况下不宜采用。
  4. 市电供电加备用发电机与UPS相结合的方式
  5. 运行原理:市电电源供电与备用发电机供电在机房配电室进行切换,再经过UPS不间断电源对计算机设备供电。这是一种常见且可靠性较高的方式。
  6. 优势:系统中采用UPS不间断电源,可以最大限度满足机房计算机设备对供电电源质量的要求,如在市电中断时及时提供电能,避免影响通信、数据丢失和硬件损坏等问题。同时,市电与备用发电机的结合提高了电源的可靠性。
  7. 直接供电和UPS相结合的方式
  8. 供电分配:由市电直接供给设备间和机房内的辅助设备,程控用户电话交换机和计算机主机及网络系统的互连设备均由UPS供电。
  9. 作用:这样做是为了防止设备间或机房内一些辅助设备产生电磁干扰,影响程控用户电话交换机和计算机主机及其网络系统的信息传输质量。这种方式不仅可减少系统之间的互相干扰,也有利于维护检修。

五、UPS(不间断电源)相关要点

  1. 发展阶段及类型
  2. 发展阶段:UPS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即旋转式UPS和静态变换式UPS。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现在常见的是静态变换式UPS。
  3. 类型:从技术上讲,静态式UPS分为三类,即后备式、在线互动式和在线式。不同类型的UPS在性能、适用场景等方面有所不同,在设计时需要根据机房设备的具体要求进行选择。
  4. 备用时间分类
  5. 标准型:机内带有电池组,在停电后可以维持较短时间的供电。
  6. 长效型:机内不带电池,但增加了充电器,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配接多组电池以延长供电时间,厂商在设计时会加大充电器容量或加装并联的充电器。
  7. 供电方式分类
  8. 集中供电方式:由一台UPS向整个线路中各个负载装置集中供电。
  9. 分散供电方式:用多台UPS对多路负载装置分散供电。这两种供电方式各有优劣,需要根据机房的规模、设备布局等因素综合考虑。
  10. 工作模式
  11. 正常供电模式:市电经整流器转换成平稳的直流电向逆变器和电池供电,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成纯净的交流电并与市电输入同步供给负载。
  12. 电池供电模式:当市电故障,停电或市电电压、频率超出UPS允许范围时,逆变器继续向关键负载供电,没有任何切换,只是由电池提供直流电力。
  13. 自动旁路和手动旁路模式:这些模式在UPS设备维护、故障处理等情况下发挥作用,以确保负载设备的持续供电或方便进行设备维护操作。
本篇文章所含信息均从网络公开资源搜集整理,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尽管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力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但无法对所有内容的时效性、真实性及全面性做出绝对保证。读者在阅读和使用这些信息时,应自行评估其适用性,并承担可能由此产生的风险。本网站/作者不对因信息使用不当或误解而造成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