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的误区盘点

综合布线系统的误区盘点

综合布线系统的误区盘点

  • 电缆选择方面
    • 认为任意电缆都可用于综合布线。实际上,综合布线系统需要使用符合相关标准的高质量电缆,像Cat6A或光纤等,以确保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性能,不同应用需求需选择合适电缆类型。
  • 规划设计方面
    • 觉得综合布线不需要规划和设计。但综合布线系统需要精心规划和设计,包括确定布线路径、设备布局以及考虑未来扩展和变更的因素,如此才能确保其性能和可维护性。
    • 认为保留过时的布线标准可行。随着技术进步,旧版或过时的综合布线标准可能无法满足新需求,应遵循最新标准如TIA/EIA - 568系列和ISO/IEC11801,并根据实际情况更新和迁移。
  • 安装方面
    • 以为任何人都可以安装综合布线系统。然而,综合布线系统的安装需要经验和专业知识,涵盖正确的电缆连接、接地和测试等,错误安装可能导致信号衰减、干扰和故障,建议找经验丰富的专业安装团队。
  • 维护方面
    • 认为综合布线系统不需要定期维护。其实综合布线系统需要定期维护和检修,像定期的光纤清洁、电缆连接检查和网络测试等,这有助于预防潜在问题并提高系统可靠性。
  • 供应商和产品选择方面
    • 把价格作为选择综合布线系统供应商和产品的唯一决定因素。这是不明智的,质量、可靠性和售后服务同样重要。
  • 考虑未来需求方面
    • 觉得综合布线系统不需要考虑未来需求。综合布线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性,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未来变化和扩展,避免频繁重新布线和更新。
  • 工程检测方面
    • 认为在工程的验收阶段做验收测试即可,没必要做进场检测和随工检测。但如果不进行进场检测和随工检测,一旦产品或施工出现问题,如供货产品质量不符、施工水平不达标等,到验收时发现问题可能为时已晚,大面积施工后难以更改。正确做法是工程施工前抽检部分线缆,施工中按比例抽检链路做测试。
    • 只看施工方的测试报告就认为没问题。施工方提供的测试报告可能存在测试标准不正确、适配器不对、数据不真实准确等问题。应事先在合同中约定好测试标准和方法,甲方随机抽选部分链路进行测试,对比结果以判断施工方报告的真实性。
  • 已建成系统的检测方面
    • 对于已有的数据中心,认为综合布线系统建设时测试过,运行几年没出问题就不需要测试仪表。链路的电气指标会变化,加上人为插拔、环境恶化等因素,需要定期掌握系统健康状态,新购置的线缆也不一定合格,应定期检测。
  • 质量保证方面
    • 把厂商提供的若干年产品或系统质保,当作是保证产品多少年不落后。随着技术发展,厂家质保不意味着系统不会过时,布线系统虽便于扩容升级,但质保主要针对产品本身质量,非人为因素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厂家负责,真正的售后服务应由系统集成商完成。用户应选择优质产品,通过正规渠道拿货,并选择信誉好、技术水平高的系统集成商施工。
  • 合理应用方面
    • 认为综合布线系统是全能的,各个弱电系统都可利用。实际上,由于造价过高、性能未必好、我国行业管理限制以及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等原因,像保安监控、楼宇自控等弱电系统并非都适合采用综合布线,综合布线主要为智能大厦中高性能的通信自动化系统提供基础。
  • 合理选择方面
    • 被厂商炒作冲昏头脑,不考虑自身需求选择高档布线系统。目前普遍使用的测试设备可能跟不上高档产品标准,用户要冷静考虑是否需要如此高档的系统。
  •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面
    • 认为电话用户采用振铃电流时,可与计算机网络在一根对绞电缆中一起使用。根据《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系统设计规范》(GB/T50311—2000)规定,这是错误的做法,两者不能在一根对绞电缆中一起使用。
本篇文章所含信息均从网络公开资源搜集整理,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尽管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力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但无法对所有内容的时效性、真实性及全面性做出绝对保证。读者在阅读和使用这些信息时,应自行评估其适用性,并承担可能由此产生的风险。本网站/作者不对因信息使用不当或误解而造成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