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MRAM

MRAM名词解释
MRAM是Magneto - 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的英文缩写,即磁阻式随机访问存储器。
一、存储原理
- 基于磁电阻性质:它采用磁化方向不同所导致的磁电阻不同来记录0和1。只要外部磁场不改变,磁化的方向就不会变化。
- 与其他存储器原理对比:不像DRAM为了保持数据需要电流不断流动,MRAM不需要刷新操作。
二、性能特点
- 读写性能
- 读写速度:读取和写入速度接近SRAM,重复读写次数近乎无限次。
- 存储容量:存储元小,存储容量可与DRAM比拟。
- 功耗方面:穿隧式磁电阻材料有半导体材料所不具有的电阻值大的特点,使得其组件的功耗低。
- 非易失性:最大的特点是非挥发性,断电后存储的图象、声音和数据不丢失,例如硬盘就是非挥发存储器,而MRAM与之类似,这一点与半导体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不同,DRAM是挥发性的器件。
- 抗辐射能力:由于是金属材料为主,抗辐射能力远较半导体材料强。
三、结构相关
- 基本存储单元:典型的是由1个NMOS管与MTJ单元集成在一起构成基本的存储单元(1T1M结构)。众多存储单元组成存储阵列,并且一般除存储阵列之外还有相应的外围电路,如灵敏放大器、译码电路、读/写控制电路等。
- GMR与TMR基本结构:二者皆为三层构造,有两层磁性层,中间存在着一层厚度为奈米级的非磁性中间层(spacer),GMR的非磁性层由铜等金属构成,TMR部分采用Al2O3等绝缘体。
四、发展情况
- 技术发展进程快:从1996 - 2004年间其技术发展相当快。随着自旋隧道结(MagneticTunnelingJunction)较大的穿隧磁电阻(TMR)技术日渐成熟,研究人员对MRAM的期待愈来愈大。
- 应用前景广阔:MRAM兼具非易失、高速度、高密度、低耗等优良特性,被认为是电子设备中的理想存储器,适合用于各种移动型计算机、网际网络、电视、家庭服务器、移动电话、数字相机等设备,在未来可携带型医学电子产品中也备受瞩目,全球各大随机存取内存公司均在积极开发。
本篇文章所含信息均从网络公开资源搜集整理,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尽管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力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但无法对所有内容的时效性、真实性及全面性做出绝对保证。读者在阅读和使用这些信息时,应自行评估其适用性,并承担可能由此产生的风险。本网站/作者不对因信息使用不当或误解而造成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