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的功效和作用

一、艾草在医疗方面的功效和作用
(一)妇科相关
- 温经止血:艾草性温,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可用于治疗如子宫出血等妇科病症,对女性因虚寒引起的月经过多、崩漏等有调理作用,是妇科常用药。如在一些治疗虚寒性妇科疾病的中成药中就含有艾草成分,像妇康宝口服液等。
- 散寒止痛、调经:能通经络,散寒除湿,适用于宫寒引起的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下焦虚寒等疾病。对于女性寒邪入体导致的相关病症,在医生指导下可应用艾草配合其他中药进行调治。
- 安胎宁神:具有安胎的药性,可用于治疗怀孕期间胎儿躁动的情况。
(二)其他疾病治疗
- 改善肌肉、关节不适:具有镇痛、抗炎的作用,可用于改善肌肉、关节等不适。在一些如舒乐热熨剂、复方热敷散等用于缓解肌肉关节不适的中成药中,艾草是成分之一。
- 治疗皮肤病:具有抗菌、抗炎的药性,可外用治疗湿疹、阴疮、疥癣等痛痒性皮肤病,常见于川百止痒洗剂、金归洗液等中成药中。
- 呼吸系统方面:具有祛痰、镇咳、平喘的功效,可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并且其有很强的抗菌、抗病毒作用,适合对呼吸系统感染进行镇咳、祛痰治疗。
- 治疗虚寒性病症:可以祛除体内风寒,用于治疗因外感风寒导致的感冒、发烧、腹痛等;还能治疗因血气寒凝引起的下焦虚寒、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宫寒不孕及带下清稀等症状,也适用于虚寒性出血者,例如脾胃虚寒的胃出血等。
- 活血化瘀:可疏通经络以及促进血液循环,用于因血瘀导致的痛经、经闭、月经不调,还可用于因跌打损伤所致的瘀血肿胀等。
(三)艾灸等治疗手段中的作用
- 促进血液循环:进行艾灸时,艾草可促进患处血液循环,缓解颈椎病带来的疼痛症状;也可以用于热敷、熏蒸、药浴等方式,促进颈部血液循环,缓解病痛、减少炎症物质渗出,使肌肉得到放松。
- 驱邪通络:如果用于艾灸,其作用偏上偏表,可以驱邪通络。
二、艾草在日常生活中的功效和作用
(一)驱虫驱蚊
- 艾草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能够有效的驱蚊。传统上端午节插艾草,其中一个目的就是驱虫,并且古人也会用艾草来赶走蚊虫,其特殊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此外,全草可作杀虫的农药或熏烟作房间消毒、杀虫药。
(二)泡脚及身体调理
- 去虚火和寒火:艾草泡脚能祛寒、除湿、通经络,可用于治疗因体内虚火旺盛或者寒火旺盛导致的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疾病。只要将艾草和水一起熬煮之后泡脚,等全身出微汗,再喝些温开水,连续泡两三天且少吃寒凉食物、注意休息,就能得到缓解。
- 驱寒:天天用艾草水泡脚,利用其通十二经络、调理阴阳的特性,在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可赶走寒气,适合现代人普遍寒湿重的情况。此外,用8 - 10艾叶制成的清艾条熏后背、小腹、小腿、手臂等部位,能快速祛寒湿。
三、艾草的食用及营养方面
- 食用方式:艾草可以食用,不过其气味和味道比较特别,很多人受不了,一般是少量放在食物里面,例如做艾草米团子。它还可以作为茶进行煮水饮用,或是熬制艾叶汤、艾叶粥食用,新鲜的艾叶晒干储存后,可直接泡水或是与茶叶同泡饮用。
- 营养价值:风干叶含有矿物质10.13%、脂肪2.59%、蛋白质25.85%,以及维生素A、B1、B2、C等。
本篇文章所含信息均从网络公开资源搜集整理,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尽管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力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但无法对所有内容的时效性、真实性及全面性做出绝对保证。读者在阅读和使用这些信息时,应自行评估其适用性,并承担可能由此产生的风险。本网站/作者不对因信息使用不当或误解而造成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