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怎么保护自己 雾霾天应该注意什么

雾霾天的自我保护及注意事项
一、外出防护
(一)减少外出
- 儿童、孕妇、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以及长期在户外作业的人员(如交警、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在雾霾天更应减少外出,尤其是中重度雾霾天气时,年老体弱多病者应尽量少出门。
(二)佩戴口罩
- 选择合适口罩:如果必须外出,要选择合适的防尘口罩。正规合格的N95或KN95口罩能有效滤除或阻隔PM2.5,大幅降低有害物质的吸入。民用防霾口罩虽无国家标准,但尽量选择材料密集且有吸附层(可吸附穿透口罩颗粒)的口罩。
- 注意佩戴时长:不过佩戴时间不宜过长,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要避免长时间佩戴,以免呼吸困难导致头昏。
(三)出行安全
- 步行与骑车:雾霾天能见度低,出行时要注意路况,防止撞到他人或被他人撞到。步行或骑车时需时刻小心,通过交叉路口和无人看管的铁道口时,要减速慢行,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 驾车:雾霾天行车应严格限速行驶,合理使用灯光,不要使用远光灯,因为远光灯会在雾中漫射,影响司机视线。
二、室内防护
(一)空气净化
- 使用空气净化器:雾霾天室内空气也会变差,可使用空气净化器帮助清新室内空气,市面上80%的空气净化器都以净化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如PM2.5)为主,但要注意勤换过滤芯。有条件的家庭在重度霾天气时可同时开启空气净化器。
- 减少开窗:尽量少开窗,若要开窗透气,应尽量避开早晚雾霾高峰时段,可以将窗户打开一条缝通风,时间每次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家中以空调取暖的居民,要注意开窗透气确保室内氧气充足,但也要避免在雾霾严重时长时间开窗。
- 增加绿植:可以在自家阳台、露台、室内多种植绿植,绿萝、万年青、虎皮兰等绿*冠叶类植物,因其叶片较大,吸附能力相对较强,有助于净化空气。
(二)室内清洁
- 居室内打扫采用湿式清洁方式,减少灰尘扬起,降低雾霾对室内空气的二次污染。
三、个人卫生
- 外出回到家中时,要清洗面部、口鼻和裸露的皮肤,减少有毒物质进入体内的机会。洗净双手后,捧温水,用鼻子轻轻吸水并迅速擤鼻涕,可有效清理鼻腔。也可以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帮助保持鼻腔清洁,去除积聚的细菌、病毒和过敏原。
四、饮食调整
- 饮食清淡:雾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梨、枇杷、橙子、橘子、百合、黑木耳等,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
- 补充特定营养:缺乏维生素A会损害呼吸道上皮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所以可多吃富含维生素A、β - 胡萝卜素的食品,也可吃莲子、百合、排骨汤、银耳汤、鸭粥等具有养肺功能的食物。此外,这个季节雾多、日照少,人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必要时可适量补充维生素D。
- 多喝水:多饮水,促进支气管纤毛细胞运动,清除呼吸道病菌和灰尘。
五、生活习惯
- 保持良好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每晚11点前入睡,避免熬夜。熬夜会导致体内氧自由基产生过多,免疫力下降,在雾霾天熬夜更容易患相关系统疾病。
- 调整锻炼时间与方式:轻度霾天气时,儿童、老人、孕妇及心肺疾病患者等应当减少外出及户外运动,多在室内运动或调整锻炼时间,尽量避免霾污染高峰时段外出锻炼;中度霾天气时,这些人群应当避免外出及户外运动;重度霾天气时,应当留在室内。户外作业人员要佩戴具有防霾功能的口罩。如果在室内锻炼,也要注意室内空气的质量。
六、特殊人群注意
- 敏感人群和患者:儿童、老人、孕妇、心肺疾病患者(如患有冠心病、心力衰竭、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等敏感人群和患者在雾霾天需要格外关注自身健康状况,遵循上述防护措施,尽量减少雾霾对身体的危害。
七、其他注意事项
- 避免吸烟和二手烟:不要在居室内吸烟,避免吸入二手烟。卷烟、雪茄和烟斗在不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会产生很多属于PM2.5范畴的细颗粒物,烟雾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在雾霾天气下危害更大。
- 护眼:雾霾天气里容易导致眼睛不适,如眼睛眼干、刺痛、发胀、有异物感,可到店购买人工泪液滴入眼内,缓解不适。如果症状较严重,出现炎症可使用氧*沙星滴眼液等。
- 保持良好心态:雾霾天气可能会让人感觉心情沉重,心理脆弱、患有心理障碍的人在雾霾天气里会感觉更加不适。这类人群可以在家看看喜剧类电视剧或听听相声等,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
本篇文章所含信息均从网络公开资源搜集整理,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尽管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力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但无法对所有内容的时效性、真实性及全面性做出绝对保证。读者在阅读和使用这些信息时,应自行评估其适用性,并承担可能由此产生的风险。本网站/作者不对因信息使用不当或误解而造成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