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用心学怎么引导

孩子不用心学怎么引导

一、从学习态度方面引导

(一)认真对待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处于好奇心旺盛阶段时会像“提问机器”一样,家长对待孩子好奇心的态度十分关键。如果家长敷衍或不耐烦,很可能摧毁孩子的学习兴趣,所以要认真对待孩子的好奇心,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目标

在孩子眼中学习可能只是家长和老师要求的任务。家长可以在合适的时候,给孩子科普名人事迹,和孩子认真探讨学习的正面效应,从而让孩子从内心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将学习变成自己想要追求的事情。

(三)用正确的方式鼓励孩子

  1. 避免打击式话语 很多家长有打击孩子的习惯,如说孩子不如别人聪明、成绩不如别人好,这些言语会打击孩子学习兴趣。实际上孩子成绩差可能是专注度不够或思维能力稍差,不一定是不用心学。家长应做引导者而非单纯监督者,多鼓励孩子,让孩子知道成绩不好只是暂时的,家长永远为他们骄傲。
  2. 肯定孩子的努力和进步 当孩子在学习上有小的进步,比如做对了一道之前总是做错的题目,或者在某个学科上的成绩有了一点提升,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可以用一些具体的话语,如“你这次在数学作业中这道难题做对了,说明你很努力地思考了,很棒!”

二、从学习环境与习惯方面引导

(一)避免高强度学习

家长对孩子往往期望过高,强制孩子高强度学习会导致孩子抵触学习,过于在意玩耍休息时间,还可能养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所以要避免这种情况。

(二)做好规划,赏罚分明

  1. 合理规划学习时间 对于做作业拖拉、效率低质量差的孩子,家长可以帮助他们做好时间规划,明确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例如,规定放学后先休息15 - 20分钟,然后开始写作业,每完成一门作业可以休息5分钟等。
  2. 设定赏罚制度 如果孩子按时完成规划的学习任务,可以给予一定小奖励,如看一集喜欢的动画片、吃一颗小糖果;反之则要有相应惩罚,比如减少玩耍时间。这样能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

(三)科学安排作业时间,适当休息

  1. 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 不同年级孩子能持续学习的时间不同,小学低年级学生连续做作业时间不超过30分钟,高年级不超过1小时。超过这个时间孩子会出现“心理疲劳”,导致学习能力减弱、效率下降和错误率增加。家长要按照这个规律为孩子科学安排作业时间,做到劳逸结合。
  2. 选择合适的学习场所 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整洁、光线适宜的学习环境,减少干扰因素。比如专门设置一个书房,书房里只摆放学习用品,避免在孩子学习时周围有电视、游戏机等可能分散注意力的东西。

三、从孩子自身特点出发引导

(一)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

从孩子兴趣点出发能更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将孩子的兴趣和学习相结合需要家长花费更多时间精力,但教育回报丰厚。例如孩子喜欢动物,可以通过动物相关的科普书籍、纪录片等引导孩子学习自然科学知识。

(二)不断强化孩子的成就感

当孩子完成小目标时,父母可通过口头表扬、赞许的表情、物质奖励等方式扩大孩子在学习上的幸福感,不断强化成就感,进而提高学习兴趣。

(三)放大孩子的优点

用适当话语鼓励孩子,让孩子产生自我心理暗示。比如孩子书写工整,即使作业内容有错误,也可以先表扬书写这一优点,再引导孩子关注作业内容的准确性。

四、从家庭氛围方面引导

(一)父母要爱学习

孩子的兴趣爱好受家庭影响,如果父母下班回家总是看电视、玩手机,孩子潜意识里也会认为回家就该如此。相反,如果父母爱读书、不断学习,孩子也更可能爱上学习,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热爱学习的榜样。

(二)注意询问式交流

家长如果总是以命令或呵斥的方式与孩子交流,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可以采用询问式交流,如“我们到点做功课了哦,你准备好了吗?今天学了什么呀,能教教我吗?”这样的句式既能转移孩子注意力到学习上,又能调动其写作业的积极性。

本篇文章所含信息均从网络公开资源搜集整理,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尽管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力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但无法对所有内容的时效性、真实性及全面性做出绝对保证。读者在阅读和使用这些信息时,应自行评估其适用性,并承担可能由此产生的风险。本网站/作者不对因信息使用不当或误解而造成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