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觉得自己心态崩了,该怎么办?

有时候觉得自己心态崩了,该怎么办?

心态崩了的应对方法

一、直面问题

当感觉心态崩了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直面问题,了解让自己心态崩了的根源在哪里,而不是逃避。只有清楚自己面临的何种困境或困难,才能够找到解决根本问题的方法,从而缓解心态崩的状况。

二、反思自己

自己心态崩溃时往往会伴有沮丧、伤心等不良情绪,但不要一直沉浸在这些不安、沮丧的情绪中,而是要懂得反思。反思自己的错误以及问题所在,并且思考改正的方法,这样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时,就可以避免再次心态崩塌。

三、与他人倾诉

心态崩溃后可以找身边的好朋友、亲人倾诉。在倾诉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朋友的安慰和开导,从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进而缓解不良情绪。

四、转移注意力

  1. 休闲活动
  2. 可以看书、玩游戏或者去户外走一走等,通过这些方式转移注意力。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专注地投入到学习或工作中,往往效率还比较高。也可以试着做深呼吸,让思绪放空,进而达到转移注意力的目的。
  3. 寻找适合自己的“合拍者”(特定情况)
  4. 例如在考研或者面临其他压力情境时,如果有焦虑情绪,要思索身边的伙伴是否合适。比如有的人不能和特别认真、特别自律的同学一起学习,因为会非常焦虑,感觉赶不上对方。而如果有一个和自己“合拍”的伙伴,在固定学习时间的情况下又不是时刻处于“高压”复习状态,像一起点个甜品、买个奶茶或者逛逛便利店,这样能让心态变得平和,效率也会提升。
  5. 适度放松娱乐(特定情况)
  6. 在备考等长期压力情境下,要学会在保证主要任务完成的基础上找快乐。比如每天保证一定的高效学习时间后,可以在剩余时间如路上、吃饭、睡前等时间适度放松,刷剧、看八卦等,但要注意不能过度放纵。可以找一些已经刷过的老剧重温,既能放松又能较好地把控时间。

五、调整自我对话与认知

  1. 停止批评和责难自己
  2. 当处于心态不好,例如缺乏自信的时候,要对自己温柔点。可以拿支笔列出自己不断责骂自己的话语,并且自问看到这些话会有什么感觉,就会发现这样的责骂没有好处。如果一时做不到停止责骂自己,不妨先把注意力放在已经做好的部分,告诉自己做得有多好。
  3. 学习积极正面的自我对话
  4. 我们内心有一部“投影机”,每天会产生很多画面与情绪,除了停止负面批评,还要积极输入正面的鼓励。比如写一张自己的履历表,把所有的优点都列上去,每周浏览一次,在忍不住要责骂自己之前,先想想自己的优点,就会发现没有想象中的糟。
  5. 通过提问寻找自我价值
  6. 每天问自己两个问题:「我的人生有什么是好的」、「还有什么事可以做」。从这两个问题启发自己更有创意的对话,找到自己的价值,才能更肯定自我。
  7. 停止和别人比较,珍惜自己所拥有的
  8. 很多痛苦和不平是从“跟别人比较”开始的,不要羡慕别人的太太比较漂亮,或者嫉妒别人比较会赚钱。可以拿支笔写下自己的优点,也列下自己所拥有的,和自己比,学会珍惜。

六、特殊情绪的应对方法

  1. 伤心难过时
  2. 运动舒缓:快走或跳个有氧舞蹈。因为运动能刺激神经传导物质的分泌,像是脑内啡、血清素和多巴胺,从而能改善心情。
  3. 找朋友或宠物陪伴:找朋友聊聊天,找那种可信任、可依赖的朋友给予支持与帮助。或者找只狗玩玩,抱抱狗、逗逗它都能带来快乐。
  4. 容易担心忧虑时
  5. 保持忙碌:忙碌会使人没有忧虑的空间,在工作上保持忙碌,休闲时也可以多安排一些活动,特别是户外的爬山、运动或打球,让身体动一动,不给脑子多想的机会。
  6. 用概率排除忧虑:想想“这件事发生的概率究竟有多少”,仔细研究可能会发现,99%所担心的事从来没有发生过,很多是来自自己的想象而非现实。
  7. 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如果碰到困境或瓶颈,先问自己“最坏的情况是什么”,分析出最坏情况后,接受它,会立刻使自己放松,得到心中的平静。
  8. 愤怒生气时
  9. 深呼吸缓气:先深呼吸,“吸 - 呼”“吸 - 呼”,把气吐出来,让自己气缓下来。
  10. 区别轻重缓急:稍微舒缓后,问自己“我需要生这个气吗”想想发怒的原因,或者“我有必要这么生气吗”区别此事对自己的轻重缓急。
  11. 培养同理心:再想想“如果我是对方,我会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事吗”如果会,大可不必这么气,试着从对方的角度看事情。
  12. 善待自己:最后想想,有没有必要拿别人的错来惩罚自己,损害自己的健康,所以也就别气了。
  13. 压力大喘不过气时
  14. 暂停一下:在被压得喘不过气时,要善用“策略性暂停”。
  15. 想愉快的事:闭上眼睛,回忆过去一次愉快的旅行,像是美丽的溪水,宽广的步道。
  16. 求助于外:如果是因为事情常常做不完所带来的压力,那么得考虑去找人帮忙,要记得自己可不是万能的超人。

如果长期处于焦虑、不安、沮丧等不良情绪中,建议去正规医院心理科就诊,配合心理医生完善问诊等检查,以明确具体情况。毕竟这些建议不能代替面诊,如果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本篇文章所含信息均从网络公开资源搜集整理,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尽管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力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但无法对所有内容的时效性、真实性及全面性做出绝对保证。读者在阅读和使用这些信息时,应自行评估其适用性,并承担可能由此产生的风险。本网站/作者不对因信息使用不当或误解而造成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