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课容易走神有什么办法解决
解决孩子上课走神的办法
一、家庭与学校配合方面
- 家长和老师保持良好互动
- 家长不应有抵触老师的情绪,更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的不足,要以理解的态度对待老师,这有助于孩子尊重老师,从而更愿意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听讲。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分享老师备课、批改作业等辛苦之处,引导孩子理解老师的工作,这有利于孩子在课堂上配合老师,减少走神现象。
- 给孩子讲述尊师重教的道理,让孩子明白不遵守课堂纪律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同时,客观分析老师可能存在的缺点,在合适的时机,用委婉的方式与老师交换意见,共同促进孩子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学习。
二、营造良好环境方面
- 创造无干扰环境
- 在孩子学习或玩耍时,不要频繁打断,像询问喝不喝水、吃不吃水果等行为都会破坏孩子的注意力。家长应耐心等待孩子完成作业或者休息时,再进行交流和互动。例如孩子在房间做作业,家长不要时不时进去查看或者打扰,尽量保持一个安静、独立的空间给孩子。
- 提供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 当孩子专心学习时,家长要避免制造干扰噪音,像看电视、听广播、搓麻将、大声聊天等行为都应尽量避免。家庭环境也不要过于喧闹,避免过多的人员走动,减少带孩子频繁走亲访友的情况,适度安排双休日的休闲活动,为孩子创造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家庭氛围。
三、培养孩子自身习惯和能力方面
- 生活和学习定计划
-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例如固定起床、读书、睡觉的时间,周末可适当调整。同时也可以制定学习计划,让孩子清楚每天的学习任务,每完成一项任务可以打勾标记,这样孩子看到完成的任务越来越多,会获得成就感,也有助于他们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 自我暗示
- 自我暗示能够激发孩子内在心理潜力,调动心理活动积极性,有助于克服注意力涣散的现象。可以让孩子写几张如“专心听讲、不要走神儿”等句子的小卡片,放在平时容易看到的地方,像铅笔盒里、书桌前的墙上或者课本里,随时提醒自己集中注意力。
- 情境想象
- 对于有一定思想的孩子,可以利用兴趣和情绪来引导集中注意力。例如可以引导孩子想象自己在一个专注听讲就能获得巨大奖励或者实现梦想的情境中,从而提高在课堂上的专注度。
- 培养广泛兴趣
- 给予孩子自我选择的权利,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喜好,找到孩子的兴趣所在并从兴趣点出发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家长要给予适当鼓励和赞美,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这样孩子会更有动力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例如孩子喜欢绘画,就可以从绘画中培养孩子专注做一件事的能力,再引导到课堂学习上的专注度培养。
四、其他方面
- 适度健身运动
- 健身运动能够协助分泌多巴胺,使人心情愉悦,还能推动神经元网络的连接,代谢甲肾上腺激素,全方位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在课堂上更加专注。比如每天安排孩子进行适量的跳绳、跑步等运动。
- 增加干扰因素锻炼自控力(适用于部分孩子)
- 家长可以偶尔在孩子做事时,假装无意地把他感兴趣的玩具、图书或糖果等放在他旁边。当孩子表现出要放弃当前的活动去选择新的诱惑时,家长应及时明确提出要求,让孩子集中注意力,从而逐渐增强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 大声朗读
- 每天固定一个时间,让孩子选择喜欢的小文章进行大声朗读,也可以和父母共同朗读,这有助于提升孩子的专注力,进而减少在课堂上走神的情况。
- 调整压力
- 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避免孩子产生反叛心理而影响注意力。如果孩子压力过大,就容易在课堂上分心走神,所以要让孩子在轻松的心态下学习。
- 保证良好作息
- 孩子精神不好时,注意力难以集中,所以家长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这样孩子在课堂上才能有更好的精神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 排查健康问题
- 如果孩子经常走神,要排除是否是晚间睡眠不好导致的。如果是,家长要及时调整孩子的晚间睡眠,让孩子有充足的休息,改善走神情况。另外,也要考虑是否是儿童多动症等疾病引起的,如果怀疑是疾病原因,要及时到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就诊,也可以到附近的中医院进行推拿按摩,像按揉小天心、四神聪等穴位,具有一定的安神助眠作用,对走神情况有改善效果。
- 沟通交流
- 鼓励孩子学会和家人、老师、同学好好沟通自己的想法。当孩子在上课走神可能是因为想到一些白日梦的问题,或者压力大、学习困难等事情时,及时将负面情绪或者心事和家人沟通,宣泄负面情绪,有助于解决上课走神的问题。
- 注意力训练
- 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有助于提高注意力的活动,如打乒乓球、做瑜伽、听音乐等,这些方法能够让孩子安静下来,适当提高注意力,减少课堂走神现象。
本篇文章所含信息均从网络公开资源搜集整理,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尽管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力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但无法对所有内容的时效性、真实性及全面性做出绝对保证。读者在阅读和使用这些信息时,应自行评估其适用性,并承担可能由此产生的风险。本网站/作者不对因信息使用不当或误解而造成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