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不想上学厌学怎么办

一、从学生自身角度
(一)调整心态
- 正视压力
- 初中学习任务增多,压力变大是正常的。学生要认识到压力是成长的一部分,不要过度焦虑。比如可以把压力看作是促使自己进步的动力,每次克服压力完成学习任务都是一次成长。
- 建立自信
- 当学习上遇到挫折时,不要自我否定。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哪怕是很小的进步也要鼓励自己。例如某一次考试成绩虽然不理想,但是某一道难题做对了,这就是进步的表现。
(二)改进学习方法
- 主动探索适合自己的方法
- 不同的学科可能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学生可以尝试多种方法,如记忆类学科可以采用记忆宫殿法、思维导图法等;理解类学科可以多做案例分析、归纳总结。例如学习历史时,用思维导图梳理朝代的变迁、事件的脉络,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 向他人请教
- 如果自己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可以向老师、成绩好的同学请教。老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同学可能有独特的学习心得。像有的同学英语单词总是记不住,向老师请教后,老师根据他的情况推荐了词根词缀记忆法,效果很好。
(三)培养兴趣
- 发现学科魅力
-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之处。例如语文的诗词之美、数学的逻辑之美、科学的探索之美等。学生可以深入挖掘学科中的有趣内容,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物理时,通过做一些小实验,感受物理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就会觉得物理很有趣。
- 将兴趣与学习结合
- 如果学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如喜欢绘画,可以将绘画与地理学习结合起来,画地图来记忆地理知识;喜欢音乐,可以用音乐来记忆历史年代等。
二、从家庭方面
(一)给予关爱与支持
- 多陪伴孩子
- 家长要抽出时间陪伴孩子,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特别是在孩子遇到学习困难或者情绪低落的时候,陪伴能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支持。例如每天晚上可以和孩子一起散步,在散步过程中聊天,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 控制情绪
- 当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时,家长不要急于指责、打骂。过激的情绪和行为只会让孩子更加抵触学习。家长要保持冷静,理性地和孩子沟通。比如孩子说不想上学,家长不要立刻发火,而是心平气和地问孩子原因。
(二)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 家庭和睦
- 一个和睦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非常重要。父母之间减少争吵,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理解。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会更有安全感,也更有利于学习。
- 建立积极的家庭文化
- 可以在家中营造学习氛围,如设立家庭读书角,家庭成员一起读书分享;或者开展家庭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有趣且家庭重视的事情。
三、从学校方面
(一)教师教学改进
- 多样化教学方法
-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情境教学等。例如在英语课上,采用小组合作表演英语短剧的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 关注个体差异
-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进度不同,教师要关注到这一点。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像有的学生数学基础差,教师可以在课后为他单独辅导基础知识,逐步提高他的数学成绩。
(二)学校环境建设
-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科技节、文化节、体育节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校园中感受到活力和乐趣,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
-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 老师要尊重、关爱学生,同学之间要相互友爱、互助。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让学生在学校里有一个愉快的心情,从而更愿意上学。例如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团队建设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
本篇文章所含信息均从网络公开资源搜集整理,旨在为读者提供参考。尽管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力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但无法对所有内容的时效性、真实性及全面性做出绝对保证。读者在阅读和使用这些信息时,应自行评估其适用性,并承担可能由此产生的风险。本网站/作者不对因信息使用不当或误解而造成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